您的位置:文章正文

29日机构强推买入 6股极度低估

加入日期:2025-9-29 6:02:08

  中华财富网(www.515558.com)2025-9-29 6:02:08讯:

  长安汽车

  东方证券——全球布局稳步推进,新长安将促进经营效率提升

  销售费用率提升等导致公司2季度盈利环比下降。上半年营业收入726.91亿元,同比下降5.3%;归母净利润22.91亿元,同比下降19.1%;扣非归母净利润14.77亿元,同比增长26.4%。2季度营业收入385.31亿元,同比减少2.9%,环比增长12.8%;归母净利润9.39亿元,同比减少43.9%,环比减少30.6%;扣非归母净利润6.93亿元,同比减少34.4%,环比减少11.5%;公司拟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0.50元。公司2季度产品结构优化带动单车收入和毛利率提升,但海外品牌发布和重点产品上市推广带来较高营销费用导致盈利环比下降。  自主新能源品牌销量实现同比较高增长,盈利能力持续改善。公司上半年累计销量135.53万辆,同比增长1.6%;新能源汽车累计销量45.17万辆,同比增长49.1%。公司于二季度推出启源Q07、深蓝S09以及阿维塔06三款新品,带动三大自主品牌销量分别环比增长46%、3%和40%,下半年公司将推出启源A06、启源全新Q05和深蓝L06车型,我们预计产品矩阵完善有望带动自主新能源品牌效益持续改善。新能源产品规模效应显现以及深蓝S09等高端产品推出带动公司二季度毛利率环比提升1.35个百分点。  新长安将促进公司经营效率提升,高管增持彰显公司发展信心。中国长安汽车集团正式成立,成为我国第三家汽车行业央企,我们认为新长安的成立将强化集团内部产业协同,减少决策链路,提升公司自主性和经营效率。据公司公告,中国长安汽车集团现任全体董事、高级管理人员和公司部分高管将增持公司股份,此举展示集团和公司高管对公司未来发展信心。中国长安汽车集团董事长履新后亲自拜访华为CEO任正非,我们认为长安和华为合作前景广阔,未来长安将持续推动华为乾崑智驾、鸿蒙座舱等技术在深蓝和阿维塔产品上的应用,双方合作有望进一步深化。  全球布局稳步推进,海外市场有望成为未来重要增长点。公司目标打造具有全球竞争力、拥有自主核心技术的一流汽车集团,出海步伐明显加速,上半年海外销售29.94万辆,公司规划2027年全球销量突破100万辆,2030年全球销量突破180万辆。2025年5月长安汽车泰国罗勇工厂正式投产,已建成产能10万辆/年后续将逐步拓展到20万辆/年。长安汽车出海正以产品出海、品牌出海、产能出海“三步走”战略加速海外五大区域导入,我们认为海外市场空间广阔,盈利能力高于国内,未来将成为公司重要销量和利润来源。  调整毛利率及费用率等,预测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68.70、79.16、93.04亿元(原为80.30、94.71、113.13亿元),可比公司25年平均PE估值23倍,目标价15.87元,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长安自主品牌销量低于预期、长安合资品牌销量低于预期、行业价格战影响盈利。

  巨化股份

  华安证券——25H1归母净利高增,看好制冷剂业务长期格局

  主要观点:  事件描述  2025年8月27日,公司发布2025年半年度报告,2025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33.31亿元,同比增长10.36%;实现归母净利润20.51亿元,同比增长146.97%;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20.26亿元,同比增长155.23%;经营活动现金流26.66亿元,同比+340.52%。  其中,2025年二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75.31亿元,同比+13.93%/环比+29.84%;实现归母净利润12.42亿元,同比+137.07%/环比+53.56%;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12.37亿元,同比增长144.57%/环比增长56.83%;经营活动现金流21.78亿元,同比+1,452%,环比+346%。  25H1业绩持续增长,制冷剂业务表现突出  公司上半年业绩表现强劲,现金流显著改善,制冷剂业务为核心增长动力。公司2025H1公司制冷剂、石化材料、基础化工产品、含氟聚合物材料、氟化工原料、食品包装材料、含氟精细化学品分别实现营收61.32、20.18、14.51、8.78、8.57、3.53、1.86亿元,毛利率分别为50.35%、0.36%、27.01%、4.40%、4.19%、30.97%、6.90%,同比分别变化22.54pct、-8.71pct、9.71pct、-1.74pct、4.79pct、5.10pct、1.94pct。上半年,巨化股份) href=/600160/>巨化股份(600160)制冷剂业务成为业绩增长的绝对主力。2025年,公司第二代氟制冷剂生产配额进一步削减,第三代氟制冷剂自2024年起实行生产配额制,经过一年的运行,厂库和渠道库存消化较为充分,且下游需求旺盛,叠加行业生态、竞争秩序持续改善,第三代氟制冷剂作为功能性制剂、“刚需消费品”属性与全球“特许经营”商业模式的“基因”的逐步形成,产品价格持续恢复性上涨,毛利大幅上升。25H1公司制冷剂实现收入61.32亿元,同比+41.97%;产量285057.83吨,同比-5.12%;销量154588.31吨,同比-4.19%,均价3.94万元/吨,同比+61.88%。公司在配额分配方面优势显著,公司在25年获得HCFC-22生产配额3.89万吨,占全国总配额的26.10%(内用配额占比31.28%);HFCs生产配额29.78万吨,占全国同类品种合计份额的39.33%。此外,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同比上升340.52%,主要得益于营收规模扩大及回款速度加快。三费(销售、管理、财务费用)合计为5.98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3.19%。其中,财务费用同比上升92.21%,主要由于贷款及利息支出增加、汇兑收益减少。  产业链布局持续深化,未来增长基础坚实  公司重大项目建设按计划稳步推进,持续拓展产业边界,为长期发展奠定坚实基础。公司上半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9.9亿元,在建工程达125项,年内新开工36项。其中,甘肃巨化高性能氟氯新材料一体化项目已全面开工,该项目总投资高达196.25亿元,将依托西部地区能源资源优势,打造绿色化、一体化的含氟新材料产业链。公司还积极布局第四代制冷剂(HFOs)领域,现运营两套主流HFOs生产装置,产能约8000吨/年,并计划通过新建+技术改造新增产能近5万吨/年。这些布局不仅拓展了公司的发展空间,更使其形成了覆盖氟化工原料、制冷剂、含氟聚合物、精细化学品的完整产业链体系,产业集群化、基地化优势更加明显。  技术创新驱动发展,研发投入持续加大  公司坚持创新驱动战略,研发投入持续增长,技术优势不断巩固。作为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巨化股份2025年上半年研发投入达6.03亿元,同比增长11.69%,2023年、2024年研发投入均超10亿元,重点推进质子膜用全氟磺酸树脂、电子级氟化液等高端产品研发。报告期内,公司及子公司新增专利受理32件(其中PCT申请3件),获得专利授权25件。公司的电子氟化液氢氟醚D系列产品和全氟聚醚JHT系列产品,能够为半导体生产、大数据中心、新能源汽车、储能、机器人AI等战略新兴产业提供良好的热管理等解决方案,展现了技术研发与产业应用的深度融合。  投资建议  预计公司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44.24、57.63、66.92亿元(2025-2026前值分别为38.70、54.76亿元),对应PE分别为22、17、15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1)项目审批与投产进度不及预期的风险;  (2)产品价格波动的风险;  (3)制冷剂行业政策变动的风险;  (4)原材料及能源成本大幅波动的风险。

  洛阳钼业

  兴业证券——重磅“创新性”股权激励,推动成长性兑现

  投资要点:  事件:2025年9月24日,公司发布《H股受限制股份计划》,公司拟建立H股受限制股票计划,在计划有效期之内向激励对象授予不超过3.93亿股H股股份用于股权激励,上限约占已发行港股总数的10%。以9月23日收盘价每股12.76港元计算,此次激励的总计划金额达50亿港元,约占公司港股总市值的1.8%。  评估:激励是最好的杠杆,打造‘共创、共担、共享’的利益共同体。激励计划强调强化人才基础与促进业务协同。本次激励计划的“创新性”来自于合格参与者不局限于集团及控股公司体内员工,还面向为公司提供价值的外部人员。我们认为,该股权激励方案,将吸引外部优质资源服务于企业,为公司中长期战略目标的实现“添砖加瓦”。  (1)强化关键人才绑定与减少人才流失。本次股权激励范围覆盖内部员工、关联实体及外部服务提供者(如矿产专家和顾问),公司通过明确绩效挂钩指标与奖励失效条件,有望降低矿业周期性波动导致的人才流失风险,加强关键人员与公司长期发展的利益绑定,建立更具韧性的利益共同体。  (2)吸引高潜质外部资源。计划规定服务提供者分项限额不超过H股总数1%(3933.3万股),并且允许将战略伙伴(如物流、ESG咨询供应商)纳入激励体系,促使其提供长期持续服务,我们认为此举在增强稳定性的同时有望吸引高潜质外部资源,加强业务机会开发和市场拓展能力,增强公司在国际矿业市场的综合竞争力。  (3)优化激励机制,提升公司治理与运营效率。公司制定的绩效目标将融合公司战略、部门预算和个人职责,并考虑采矿行业周期性,科学合理的绩效目标可驱动战略执行,公司规定加速归属条件(如死亡或失能),提高计划应变力,有助于增强激励的连续性。  (4)对潜在股权稀释限额保护,维护股东权益的稳定性。计划规定限额H股总数不超过10%、服务提供者不超过1%,超出限额的授出需经股东大会批准,限制新股发行对现有股权的稀释效应,有利于维护股东权益的稳定。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公司作为目前全球铜矿企业仍具备可观成长性的矿业公司,随着后期TFM三期和KFM二期工程有序推进放量,公司有望在2028年实现80-100万吨的铜产能目标。随着公司进军黄金资源赛道,厄瓜多尔金矿项目后续投产有望打开公司远期成长空间。在公司管理团队重新调整再出发的背景下,公司业绩远期成长有望值得期待。考虑到主要产品的金属价格中枢普遍上涨,我们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71.09/207.14/238.33亿元,对应EPS分别为0.80/0.97/1.11元,9月25日股价对应PE分别为17.3/14.3/12.5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刚果金铜钴矿项目扩产推进速度不及预期,全球经济下滑风险,金属价格大幅波动风险等。

  大金重工

  中信建投证券——深度报告:《风能的基石,世界的大金》

  核心观点:公司是风电海工装备出海龙头,目前在欧洲海风单桩市场份额约25%,2025年上半年出口业务在公司整体收入占比近80%,毛利占比近90%,公司已转型为一家以高附加值出口海工业务为主导的风电装备制造公司。当前时点我们重点推荐大金重工) href=/002487/>大金重工(002487),原因在于:海工主业前景广阔,积极布局的第二、第三增长曲线物流体系、漂浮式基础业务逐步进入收获期,未来业绩有望迎来快速增长,码头基地设备等硬件条件行业顶尖水平、厚积薄发,有极强的战略定力和执行力,公司重视项目投资回报水平,投资的海工基地ROIC远高于国内普通海工基地。公司的核心预期差在于:(1)业务有显著的创新性和独特性,行业内缺乏对标企业导致市场对公司的核心价值认知存在偏差;(2)对漂浮式、全球物流体系、系统服务商的价值量和盈利水平认识存在预期差;(3)短期看,公司2026、2027年业绩、估值具备上调可能性。  我们重点推荐大金重工的理由:  (1)未来业绩有望迎来快速增长:高附加值出口海工业务布局相比同行公司领先3-5年身位,主业出口海工业务处于高速增长期,积极开拓价值量附加值更高的第二、第三增长曲线(物流体系、漂浮式基础),公司正在推进从“产品供应商向系统服务商”转型,第二、第三曲线也逐步进入兑现期,业绩有望迎来快速增长;  (2)硬件条件行业顶尖水平:核心硬件条件码头+工业用地资源+进口设备行业顶尖水平;  (3)厚积薄发,有极强的战略定力和执行力:从公司业务发展历史和新业务兑现度来看,公司展现出极强的战略定力和执行力;  (4)重视项目投资回报水平:从投资决策和投资盈利性来看,公司做难而正确的事,海工基地ROIC远高于国内普通海工基地,具备很高的战略和商业敏锐度。  公司的核心预期差:  (1)业务有显著的创新性和独特性,行业内缺乏对标企业导致市场对公司的核心价值认知存在偏差:市场关注到的是公司2025、2026年短期业务预期(主要是当前主业海外单桩业务),忽视公司在漂浮式、全球物流体系构建、成为海工系统服务商方面所进行的业务布局;  (2)对漂浮式、全球物流体系、系统服务商的价值量、盈利水平认识存在预期差,漂浮式基础在价值量上通常是普通单桩的2-3倍(相同装机容量下),海工系统服务商对应的价值量则是风机基础的数倍,且均是附加值高的业务,公司未来业绩快速增长确定性强;  (3)短期看,公司2026、2027年业绩、估值相比一致预期具备上调可能性,一方面,产品价格在逐步上涨,另一方面,公司首艘海工特种重型运输船KINGONE将在2026年上半年启动首航,届时将为公司盈利提供增长点,但这两点因素我们认为并未包含在当前的业绩预期和股价预期中;此外,公司积极参与漂浮式投标,后续漂浮式订单存在潜在获取可能性,将进一步提振公司业绩和估值水平。  盈利预测与估值:预计公司2025、2026、2027年实现营业收入分别为67.3、93.7、107.8亿元,实现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0.3、16.3、21.2亿元,对应PE估值分别为28.5、18.1、13.9倍,上调至“买入”评级。

  三诺生物

  华鑫证券——公司动态研究报告:业绩符合预期,CGM海外拓展持续推进

  业绩符合预期,市场地位稳固  2025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2.64亿元,同比增长6.12%;归母公司净利润1.81亿元,同比下降8.52%。截至半年报,公司占据中国50%以上的血糖仪零售市场,为全球第四大血糖仪企业。公司血糖仪产品覆盖3,800家等级医院、超过40万家药店,在全球公司拥有超过2,500万用户,业务遍布全球187个国家和地区。  CGM国际化布局持续推进,全球加速放量可期,  目前,血糖仪仍是公司主要的业绩贡献来源,占比超过73%。公司持续巩固现有优势,上半年持续葡萄糖监测系统(CGM)产品注册范围进一步扩大,新增巴西、伊朗、尼泊尔、白俄罗斯、乌拉圭、越南等多个国家获批注册证。此外,公司CGM二代产品已获得欧盟MDR认证,进一步扩大了公司两代CGM产品的适用场景。  软实力不断提升,助力全球业务发展  公司组建了专业的健康管理团队,依托于公司旗下糖尿病门诊、糖尿病逆转中心等机构和平台,持续完善服务体系建设,为患者提供慢病精细化治疗和管理,服务网络覆盖全球。公司以丰富的产品为基石,辅以全方面的软性服务,协同海外子公司PTS和Trividia通过全球经销商体系建立起覆盖全球187个国家和地区的销售和服务体系。  盈利预测  预测公司2025-2027年收入分别为48.87、55.72、61.29亿元,EPS分别为0.71、0.94、1.15元,当前股价对应PE分别为28.3、21.4、17.6倍。公司深耕血糖检测领域,地位领先,CGM海外审批进入关键后期阶段,看好后续CGM获批后美国市场放量,维持“买入”投资评级。  风险提示  国际化市场扩张不及预期、市场竞争风险、研发进展不及预期、新品商业化不及预期的风险。

  珀莱雅

  东方证券——研发夯实+投资加快,看好公司未来的发展空间

  基础研究持续推进并获得行业高度肯定,为中长期可持续发展奠定扎实基础。近日享有“化妆品科技界奥林匹克”美誉的第35届IFSCC2025国际化妆品科学大会在法国戛纳举办;作为IFSCC金级战略合作伙伴,公司携14项科研成果重磅亮相,更凭借一项具有突破意义的线粒体抗衰研究,成功摘得“IFSCC2025十大基础研究奖”,成为本年度唯一获此奖项的中国化妆品企业,也是至今中国企业在世界化妆品比赛中取得的最好成绩。我们认为此次获奖是对公司长期致力于化妆品研发积淀的充分肯定。目前市场的部分观点认为研发对公司经营是慢变量(短期不能很快体现在业绩之中),而我们认为随着行业流量和营销红利的逐步衰减,研发在国内化妆品行业竞争中的重要性将更加突出,并最终转变为可持续的竞争力。  近期公司对外投资的节奏有所加快,未来全球化投资布局将成为公司迈向行业巨头的重要抓手。(1)9月初公司出手投资国货少女彩妆品牌花知晓,通过旗下珀莱雅) href=/603605/>珀莱雅(603605)(海南)投资有限公司以38.45%的持股比例成为花知晓第二大股东。我们认为通过投资花知晓,将强化公司对Z世代消费主力的洞察以及对海外市场的认知,同时进一步丰富公司在化妆品行业的生态化布局。(2)近日根据青眼信息,公司在欧洲创新中心已经设立高级投资经理岗位,并已聘用具有Rothschild&Co、MichelDyens&Co等知名投行工作背景的专业投资并购人士。结合公司之前在股东大会等多次表达过对未来并购的一些设想,我们推测公司的海外并购正在进入积极的推进阶段。作为国内首个破百亿收入的多品牌美妆集团,参考海外巨头的成长历史,我们认为全球化并购投资是公司未来迈向行业真正巨头的重要抓手之一,我们也看好之前公司国际化人才布局对未来可能开展相关事项的积极保障。  我们认为公司目前走在正确的战略道路上,而目前市场估值建立在短期经营的悲观假设之上,因此我们提示对公司的左侧布局机会。无论是新管理团队的组建,还是研发的持续投入、对外投资的加快还是H股的启动,我们认为公司经营都走在正确的战略轨道中,我们对公司中期保持可持续较快增长抱有信心。  我们对公司维持2025-2027年每股收益分别为4.44、5.13和5.88元的预测,DCF目标估值116.85元,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行业竞争加剧、终端消费需求减弱、新品拓展不及预期等

编辑: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