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财富网(www.515558.com)2025-9-18 10:24:23讯:
华创证券发布研报称,白酒出海确实存在一定难度,但中长期持续培育下可挖掘空间有望好于市场预期。一是白酒品质本身不输国际烈酒,工艺/口味等具备品牌叙事的潜质;二是我国综合国力与国际影响力提升,头部酒企如贵州茅台)
href=/600519/>贵州茅台(600519)(600519.SH)重视度加强;三是海外六千万华人群体本身即具备挖掘空间,后续伴随消费者教育加强,更多群体有望渗透转化。
华创证券主要观点如下:
白酒“出口”四十余载,但未真正“出海”,24年白酒出口规模仅69亿元
1980s我国白酒就开始尝试走出国门,但受文化/口味差异等影响,海外接受度较低,叠加国内白酒发展如火如荼,酒企未把出海作为重心。08年奥运会后国际合作增加,白酒多作为文化名片在国际亮相,出口量自然增长。18年起头部酒企推动对齐国际标准,国际化逐步提上日程。目前白酒出口量基本稳定在1.5万吨中枢,出口规模受益吨价提升稳步增长,24年白酒出口规模约69亿元。供给端看,茅台占比约75%断档领先,五泸占比超2成;需求端看,东亚占比超4成,欧美拓展有限。
客观的挑战,全新的机遇,道阻且长,但仍具备可挖掘空间
各品类国际化普遍面临挑战,实操层面存在酒类标准不同/宗教文化/政策等硬性限制,消费层面口味差异/宣传培育不足影响有效需求等,这些难关客观存在影响拓展。当前正处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白酒国际化也出现全新机遇,一是我国国际影响力不断提升,白酒作为文化名片,出口量却与之明显不匹配;二是海外有六千万华人群体且消费价格带明显高于国内(接近安徽人口数,安徽白酒规模约400亿),该群体本身即具备较大拓展空间;三是酒企战略重视度明显增强,茅台将国际化纳入顶层战略设计,近年加码海外调研,组建专门团队拓展市场;其他酒企主打差异化标签,试水动作也有增加。
破局之道:找准方向,聚沙成塔,久久为功
白酒出海后消费属性凸显,酒企要解决“想要买”的核心消费决策问题,之后逐步完善“买得起、买得到、还想买”的购买全链条。白酒品质领先、知名度不断提升,多元尝新本身也是需求,但酒香也怕巷子深,要做好评估、找对客群、讲好故事。
日韩:地缘临近口味相似,具备出口优势。日本本土酒企强势,外来酒拓展难度较大。韩国以低价烧酒为主、高端市场缺失,拓展空间或更大。
东南亚:突破难点在客观限制导致有效需求不足,预计远期天花板有限。但华人华商超3千万是重要契机,叠加经济往来增加,判断冷启动成本低,中短期更易突破,运作得当有望实现较大增量。
欧美澳:烈酒市场发展成熟格局趋稳,判断外来酒规模性起量较难,找准定位亦有细分机会,可拓展核心KOL及渠道商、产品本土化创新等。
新兴市场:产业尚处成长期、想象空间较大,近年国际酒企抢滩登陆加强覆盖。白酒在此基础较弱,中短期可考虑占位试水、增量贡献有限。
路径展望:从0到1仍有可为,从1到10更待思考
当前白酒国际化尚处“从0到1”的初步拓展期,海外消费不是全无支撑,不应一棒子打死,渠道建设推广/团队配齐/品牌宣传露出等均有望带来增量,可优先挖掘华人华商,其次挖掘一带一路/与我国交往密切的国家,在目前69亿的出口规模上还有提升空间。“从1到10”则要求消费氛围真正提升,考虑酒类消费的代际传递性,需要十年期甚至更长时间的持续培育,长线路径更值得酒企思考。
风险提示:消费需求不及预期,海外扩张不及预期,出口政策冲击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