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文章正文

今日公告透露利好:6只个股有潜力

加入日期:2025-9-18 3:17:14

  中华财富网(www.515558.com)2025-9-18 3:17:14讯:

  人福医药:氟比洛芬酯注射液获得药品注册证书

  9月16日,人福医药) href=/600079/>人福医药(600079)公告称,公司控股子公司宜昌人福药业有限责任公司收到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核准签发的氟比洛芬酯注射液的《药品注册证书》。该药品适用于术后及癌症的镇痛,宜昌人福于2023年12月提交上市许可申请并获得受理,累计研发投入约为3500万元。2024年度氟比洛芬酯注射液全国销售额约为9.8亿元。本次获批标志着公司具备了在国内市场销售该药品的资格,将进一步丰富公司产品管线,但未来销售情况受行业政策、市场环境等因素影响,具有不确定性。

  新产业:获得心脏型脂肪酸结合蛋白测定试剂盒医疗器械注册证

  9月16日电,新产业) href=/300832/>新产业(300832)9月16日晚间公告,近日,公司收到了广东省药品监督管理局颁发的1项《医疗器械注册证》。产品名称为心脏型脂肪酸结合蛋白测定试剂盒(胶乳免疫比浊法),本试剂盒用于体外定量测定人血清或血浆中心脏型脂肪酸结合蛋白的含量。临床上用于急性心肌梗死的辅助诊断。

  兆驰股份:公司光通信芯片已启动流片 未来将逐步实现自主供应 

  9月17日,兆驰股份) href=/002429/>兆驰股份(002429)公告称,公司在光通信领域已形成“光芯片-光器件-光模块”垂直一体化布局,并计划依托产业链垂直整合优势,以阶梯式路径推进光通信芯片的自主供应。目前,公司2.5G DFB激光器芯片已启动流片,预计2025年内实现量产;同时10G、25G DFB激光器芯片的外延生长工作已启动,预计2026年推出50G DFB、CW DFB芯片。此外,公司正积极开展对硅基光子学与PIC技术的研发,目标是构建面向共封装光学(CPO)架构的解决方案,为800G/1.6T超高速率互联提供核心支撑。 

  安科生物:参股公司PA3-17注射液获准进入关键性II期临床试验 

  9月17日电,9月17日晚间,安科生物) href=/300009/>安科生物(300009)发布公告,参股公司博生吉医药科技(苏州)有限公司、博生吉安科细胞技术有限公司(简称“博生吉安科”)收到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审评中心(CDE)签发的PA3-17注射液II期沟通交流会议纪要,同意申请人开展PA3-17注射液关键性II期临床试验。据悉,PA3-17注射液是博生吉安科自主研发的全球首款获得新药临床试验批准的靶向CD7的自体CAR-T细胞治疗产品,用于治疗成人复发、难治性CD7阳性血液淋巴系统恶性肿瘤。 

  兴业科技达成战略合作,布局人形机器人柔性电子皮肤 

  9月17日,兴业科技) href=/002674/>兴业科技(002674)公告称,公司与苏州能斯达电子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苏州能斯达”)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拟共同研发基于天然皮革、生物基础材料的柔性电子皮肤。

  公告显示,苏州能斯达专注于柔性微纳传感技术的研发和产业化,具备多品种、多量程的柔性微纳力学量传感器(压力、压电、应变)及阵列的核心设计能力,实现了柔性微纳传感器在人形机器人、消费电子、健康医疗、IOT等战略新兴产业中的应用,在柔性传感器产业化方面具有领先水平。合作中,兴业科技负责天然皮革、高生物基再生皮革、环保材料的研发和生产,苏州能斯达负责传感器技术,双方共同研究传感器技术与天然皮革、生物基础材料的结合,孵化柔性电子皮肤产品等。

  兴业科技表示,人形机器人融合了人工智能、精密制造、先进传感和控制技术,具备广阔的应用前景和市场潜力。但当前人形机器人也面临着一些技术瓶颈,尤其需要提升电子肌肉、电子皮肤和关节等关键零部件性能。此次合作有利于公司开拓产品新应用领域,增强产品功能性研发方面的技术积累,并通过材料创新为下游客户赋能,符合行业发展的趋势。

  莱美药业:两药品获注册证书 进一步丰富产品线 

  莱美药业) href=/300006/>莱美药业(300006)9月17日晚间公告,近日,公司收到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核准签发两个药品的《药品注册证书》,分别为尼可地尔片(注册分类:化学药品4类;规格:5mg)和酮咯酸氨丁三醇注射液(注册分类:化学药品3类;规格1ml:30mg)。

  资料显示,尼可地尔片用于心绞痛的治疗。最早由日本中外制药有限公司开发,1983年在日本上市销售,2006年批准进入中国市场,商品名为喜格迈(Sigmart)。根据摩熵医药数据显示,该药品2022年-2024在中国医院(全终端)市场销售额分别为6.76亿元、7.89亿元、8.73亿元。

  酮咯酸氨丁三醇注射液适用于中度至重度急性术后疼痛的短期治疗。该药物由瑞士的罗氏公司研发,于1989年11月在美国上市。该药于2005年在中国获批上市,由山东新时代药业有限公司(鲁南制药集团旗下)推出,用于成人术后中度至重度急性疼痛的短期治疗。根据摩熵医药数据显示,该药品2022年-2024年在中国医院(全终端)市场销售额分别为26.43亿元、18.92亿元、8.98亿元。

  莱美药业表示,本次取得上述两个药品的《药品注册证书》,有利于进一步丰富公司产品线。由于药品生产和销售受国家政策变动、招标采购、市场环境变化等因素影响,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

编辑: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