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财富网(www.515558.com)2025-8-4 6:03:19讯:
宁德时代
业绩符合预期,重视新技术新模式的空间
投资要点: 公司发布2025年半年报,25H1公司营收1788.9亿元,同比+7.3%,归母净利润304.9亿元,同比+33.3%,25H1毛利率25.0%,同比-2pcts,归母净利率17.0%,同比+3.3pcts,业绩符合预期。25H1销售费用率0.9%,同比-3.3pcts,管理费用率2.9%,同比+0.2pct,研发费用率5.6%,同比+0.5pct,财务费用率-3.3%。 公司25Q2营收941.8亿元,同比+8.3%,环比+11.2%,归母净利润165.2亿元,同比+33.7%,环比+18.3%。25Q2公司毛利率25.6%,同比-1.1pct,环比+1.2pct;归母净利率17.5%,同比+3.3pct,环比+1.1pct。25Q2公司销售费用率0.8%,同比-3.3pct,管理费用率2.7%,同比+0.3pct,研发费用率5.6%,同比+0.7pct,财务费用率-3.8%,同比-2.0pct。公司保持高研发投入,公司25H1及25Q2销售费用率变化明显,主要因根据新会计准则解释,产品质保金从费用项调整为成本项,从24Q4开始,公司销售费用相应降低。 根据SNEResearch,公司25年1-5月全球动力电池装机量152.7GWh,全球市占率38.1%,同比+0.6pct。公司维持高研发投入,固态电池、钠电池、神行二代、逍遥电池等新技术进展值得关注。从能源角度来看,公司坚定推进换电站建设和巧克力换电产品,新技术+新模式进一步提升公司竞争优势,巩固市场空间与利润空间。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预计2025年公司需求饱满,预计公司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668.5、796.1、942.2亿元,对应公司8月1日收盘价263.07元,PE分别为17.9、15.1、12.7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国内新能源车销量不及预期;国际政治博弈带来政策负面影响;公司新技术推广不及预期;公司产能投放不及预期。
九号公司
季度净利润率创新高;新兴业务保持扩张节奏
业绩回顾 2Q25业绩高于我们预期 公司2Q25营业收入66.3亿元,同比+61.5%/环比+29.7%;2Q25归母净利润为7.9亿元,同比+70.8%/环比+72.2%。电动两轮车利润率提升和财务收入增厚利润,2Q25业绩超出我们预期。 发展趋势 滑板车零售收入延续1Q高增速,电动两轮车销量增长持续亮眼。分业务来看,2Q25公司自主品牌零售滑板车收入9.29亿元,同比+28%;电动两轮车销售138.87万台,同比+77%,收入39.6亿元,同比+81%;全地形车销售0.8万台,同比+21%,收入3.23亿元,同比+11%;配件及其他收入合计9.83亿元;ToB产品直营收入4.34亿元,同比+13%。2Q25自主零售滑板车平均出厂价同比增长434元达2421元,电动两轮车单价环比基本持平,保持在2850元左右的高位水平。 两轮车业务盈利性继续提升,净利率创新高。2Q25公司毛利率为30.9%,同比+0.5ppt/环比+1.3ppt,我们认为主要受益于电动两轮车规模效应释放,在采购和费用摊薄方面均有体现;此外,割草机、滑板车的盈利性也保持在较高水平。2Q25销售、管理、研发三项费用总计11.3亿元,同比+45%,费用率17.0%,同比-1.0ppt/环比-1.2ppt;财务收入2.3亿元,同环比明显增长,主要系汇兑收益及存款利息收入增加,对利润有所增厚。2Q25公司净利率11.8%,同比+0.64ppt/环比+2.93ppt,创季度最高水平。 上调电动两轮车及滑板车营收指引,新兴业务保持积极扩张趋势。考虑到以旧换新和新国标实施节奏,我们依然看好公司电动两轮车3季度的销量表现,公司全年销量目标增至400万辆。下半年电动滑板车2B订单已基本锁定,公司预计下半年其营收增速有望保持20%以上。往前展望,我们认为电动两轮车智能化有望向主被动安全、人机互联、驾驶操控等方向拓展,中高端市场空间仍大,公司有望保持领先身位,我们建议继续关注大店开设情况;非埋线式割草机器人品类渗透率潜在提升空间大,公司在欧洲线下渠道拓展顺利,计划加速线上渠道布局,以支撑销量进一步增长;2026年公司计划重点在欧洲布局Ebike品类,具备创新性的动力系统和智能化功能,结合Segway品牌和既有滑板车渠道,我们认为有望贡献增量业绩。 盈利预测与估值 由于公司电动两轮车利润率提升,我们上调25E/26E净利润11.8%和4.4%至19.1和24.1亿元。当前股价对应22.1x/17.5x25/26EP/E,考虑新兴业务新品发布节奏偏晚,我们维持跑赢行业评级和81元目标价,对应31x/24x25/26EP/E,较当前股价有38%的上行空间。 风险 中美关税政策变化;新品上市销量不及预期。
华东医药
心脑血管和自免疫产品不断丰富,ADC领域加码布局
公司动态 公司近况 2025年07月30日,公司全资子公司中美华东申报的依达拉奉片(研发代码:TTYP01)(适应症用于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上市许可申请获得国家药监局NMPA受理。2025年7月25日,中美华东申报的MC2-01乳膏治疗中国斑块状银屑病的Ⅲ期临床试验申请获NMPA批准。 评论 依达拉奉是一种新型自由基清除剂。TTYP01片是澳宗生物自主研发的依达拉奉口服片剂,为国内外均未上市的改良型新药。公司公告,其Ⅲ期临床研究数据表明,依达拉奉片在疗效和安全性不劣于被改良药品依达拉奉注射液的前提下,提高了依从性。2024年7月12日,中美华东与澳宗生物签订了产品独家许可协议。我们认为此产品若获批上市有望丰富公司心脑血管疾病产品矩阵。 MC2-01乳膏利用MC2独有的药物递送系统PAD?技术,使其成为一种方便使用的水性乳膏。根据公司公告,该产品是一种卡泊三醇和倍他米松的固定剂量复方制剂,用于局部治疗成人斑块状银屑病,包括头皮银屑病。该产品于2020年在美国获得FDA批准,2021年在欧洲获批,并于2024年11月在澳大利亚获批上市。MC2-01乳膏是中美华东与MC2公司于2023年8月签署合作协议引进的创新皮肤外用制剂产品。我们认为此产品有望进一步加强公司在自身免疫领域和皮肤外用制剂领域的核心竞争力。 ADC产品加码布局。7月17日,公司产品HDM2012(晚期实体瘤)临床试验申请获得NMPA批准。根据公告,其由中美华东自主研发,属于全球首创的1类生物制品。其是一款靶向MUC-17的新型ADC药物。此外,7月11日,中美华东申报的注射用HDM2020药品临床试验申请已获得美国FDA批准,可在美国开展I期临床试验,适应症为晚期实体瘤。其由中美华东研发并拥有全球知识产权的1类生物新药,是一款靶向FGFR2b的ADC药物。 盈利预测与估值 维持2025年和2026年盈利预测不变,分别为39.5亿元和45.4亿元,同比增长12.5%和14.8%。当前股价对应2025/2026年19.7倍/17.1倍市盈率。维持跑赢行业评级,但考虑行业板块估值上移,我们上调目标价12.8%至54.05元,对应24.0倍2025年市盈率和20.9倍2026年市盈率,较当前股价有22%的上行空间。 风险 在研产品不及预期,集采降价超预期,公司参控股研发机构亏损。
智微智能
智微智能2025年中报点评—上半年业绩持续高增,智算+工业成长可期
我们看好公司在物联网智能硬件设备产品及方案的领军地位,伴随物联网产业的发展,ICT市场进入新的时代,公司拥有多场景、多类型的场景化产品定义能力,在工业领域逐步推出自有品牌“JWIPC智微工业”,并不断拓展AI算力服务器、鸿蒙生态等新方向,带来业绩增长新动力。维持“买入”评级。
益生股份
苗价下跌拖累业绩,景气修复仍待拐点
业绩回顾 1H25归母净利同比-96.6%,处于业绩预告范围内,符合市场预期 益生股份)
href=/002458/>益生股份(002458)公布1H25业绩:1H25收入13.2亿元,归母净利0.06亿元,同比分别-4.0%/-96.6%;其中2Q25收入6.98亿元,归母净利0.19亿元,同比分别+1.4%/-73.8%;业绩在公司预告区间内,符合市场预期。公司利润同比下滑,因鸡肉和毛鸡价格低位运行,商品代鸡苗销售单价同比下降幅度较大。 发展趋势 白鸡鸡苗销量增长,苗价低迷拖累收入增速。1)1H25公司销售白羽肉鸡鸡苗3.2亿羽,同比+15.7%;收入8.5亿元,同比-18.6%;单价2.7元/羽,同比-29.8%;公司销量增长,因新建父母代场区产能逐步释放,商品代鸡苗销量同比增长;收入下滑,因终端消费需求疲软影响,鸡肉及毛鸡价格承压;此外,公司鸡苗单位成本同比下降,其中父母代鸡苗业务盈利、商品代鸡苗亏损。2)“益生909”鸡苗销售0.46亿羽,同比+2.6%;收入0.43亿元,同比-25.3%;单价0.9元/羽,同比-27.7%。3)种猪销售3.8万头,同比+354.9%;收入0.9亿元,同比+296.5%;单价2,436元/头,同比-22.3%,公司种猪产能稳步释放,销量与销售额同比增长,公司公告猪业利润同比大幅增加。 鸡苗价格承压,盈利能力同比下滑。1)毛利率:1H25毛利率11.8%,同比-15.4ppt,我们认为主因1H25鸡苗价格同比回落。2)费用率:1H25销售/管理(含研发)/财务费用率分别为1.4%/9.3%/0.6%,同比+0.3/-0.1/-0.7ppt,其中财务费用率下降因公司存款利息收入增加,销售费用率提升则源于薪酬及销售服务费增加。3)综合影响下,1H25净利率同比-12.8ppt至0.5%。 鸡苗景气拐点仍待观察,“益生909”、种猪布局与员工持股利在长期。1)短期看,7月以来鸡苗价格仍存压力,根据博亚和讯,7月25日肉鸡苗价格1.93元/羽,同比-37%。向前看,考虑1H25在产父母代种鸡存栏量同增8.3%,对应2H25鸡苗出栏量或仍较充足,且本年猪价中枢回落,我们预计2H25鸡苗价格景气或仍存压力。2)长期看,公司兼顾种鸡产能扩张,及拓展“益生909”、种猪等产品销售,且公司发布25年员工持股计划(草案),筑牢长期发展根基。 盈利预测与估值 考虑2025年鸡苗价格景气度承压,下调2025年归母净利预测37%至2.95亿元,基本维持2026年6.2亿元预测,当前股价对应2025/26年33/16倍P/E。考虑盈利预测调整及板块估值中枢下移,维持目标价10.0元,对应2025/26年37/18P/E,13%上行空间。维持跑赢行业评级。 风险 大规模动物疫情风险;引种大幅上升风险;进口政策不确定性。
比亚迪
比亚迪(002594.SZ,01211.HK)电池专题—动储外供迎来爆发,电池技术持续进化
2025年1-5月,公司动力电池外供12.7GWh,追平2024年全年,其中新势力车企客户小米、小鹏、蔚来贡献接近70%,我们预计随着小米YU7、乐道L90等车型在下半年开启交付,2025年全年公司动力电池外供有望增长至38.6GWh,同比增长2倍。储能电池方面,公司2025年1-5月储能电池装机37.5GWh,接近2024年全年,我们预计主要系沙特电力公司大额订单开启交付所致。2025年公司动储电池外供爆发有望带来业绩增量。新技术方面,闪充刀片电池10C充电倍率打破量产记录,硫化物全固态电池在2025年已经实现60Ah电芯下线,并计划2027年批量示范上车、2030年“固液同价”并大规模商业化。我们认为公司的电池外供爆发与技术迭代将进一步巩固公司的电动化优势,随着公司全球化、高端化、智能化战略持续推进,全球竞争力与品牌价值持续凸显,重申A股目标价158元,H股目标价167港元,维持A+H股“买入”评级。
青岛银行
2025年半年度业绩快报点评:业绩高增长,冲刺三年战略收官
事件描述 青岛银行)
href=/002948/>青岛银行(002948)发布2025年半年度业绩快报,上半年营收同比增速7.5%(Q1同比增速9.7%),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速16.0%(Q1同比增速16.4%)。上半年末不良率至1.12%,环比-1BP,较期初-2BP,拨备覆盖率253%,环比+1pct,较期初+11pct。 事件评论 预计利息净收入双位数增长,利润保持高增速。上半年营收保持较快增长,预计其中利息净收入同比保持双位数增速(Q1增速12.0%),源于信贷扩表快+净息差预计企稳;预计非息收入较Q1降速,预计其中投资收益等其他非息收入保持正增,青岛银行金融投资资产中TPL占比低,收益稳定性较高。归母净利润保持高增长,得益于近年资产质量持续改善释放盈利,同时净利润增速高于税前利润总额增速,预计所得税率同比下降。 贷款保持较快增长,信贷份额存在提升空间。上半年末贷款较期初增长8.1%,单季环比增速2.6%,近年注重效益优先,规模扩张同时严控风险,预计今年信贷增长仍以对公为主。目前青岛银行已实现对全省16个地级市全覆盖,2024年末在省内非青岛市地区信贷份额仅1.4%,存在明显提升空间。上半年末存款较期初增长7.9%,单季环比增长3.9%。 预计上半年净息差较2024全年企稳,负债成本加速改善。2023年以来息差走势显著强于同业,今年Q1净息差超预期回升,反映资产负债结构优化效果显现。预计Q2资产收益率仍在下降,但负债成本率保持改善趋势,净息差绝对水平和相对变动趋势优于同业。 资产质量指标继续全面向好。上半年不良率持续回落、拨备覆盖率持续上行,相关指标达到上市以来最佳水平。2024全年不良净生成率降至0.52%的优异水平,预计上半年保持稳定。近年来资产质量处于持续改善周期,是推动盈利能力上行的核心动力。近年信贷预计重点投向国企、公用事业等领域,也有利于资产质量稳定。预计对公不良保持优异,零售风险仍有波动,但零售贷款占比低,预计全年不良净生成率保持稳定。 国信集团增持释放强烈信号,看好中长期发展。前期公告国信集团增持计划预案,计划通过子公司增持,增持后持股比例不超过19.99%,计划待监管审批。2024年末国信集团及其子公司合计持股比例14.99%,为第三大股东,此次如果按上限增持,将上升成为第一大股东。青岛银行以市场化治理体系为特色,国信集团作为地方国企,持股比例并不高,且不直接干预公司经营。预计增持对青岛银行长期战略方向没有影响,但未来青岛银行与地方政府更紧密的股权关系可能有利于在地方金融及产业资源上获得更多支持。 投资建议:质效提升逻辑加速验证,看好价值重估。2023年新三年战略规划开启质效提升周期,2024年以来业绩增速持续超预期,预计全年增速继续保持领先。国资股东计划大比例增持,明确看好长期价值。2021~2024年维持分红总额不变,2024年分红比例降至23%,已接近公司章程规定的下限20%,预计今年分红比例进一步降低可能性低,同时预计全年利润保持高增长,因此我们预计2025年股息率同比提升。目前A/H股2025年PB估值0.67x/0.52x,PE估值5.9x/4.6x,存在显著修复空间,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1、信贷规模扩张不及预期;2、资产质量出现明显波动。
安宁股份
更新报告:收购经质矿产,公司资源量大幅上升
本报告导读: 公司拟以65亿现金收购经质矿产,将大幅提高公司矿石资源量。预期公司钛精矿、钒钛铁精矿产量将明显上升,公司业绩将随着新矿山投产逐步释放。 投资要点: 维持“增持”评级。钛精矿下游钛白粉需求下行,钛精矿价格有所下降。公司资源良好,钛精矿毛利率维持较高水平,在并购完成后,我们预期公司业绩将进一步释放。考虑到钛精矿、铁矿价格的下降,下调公司2025-26年归母净利润预测为9.2/9.97亿元(原10.53/12.09亿元),新增2027年归母净利润预测为10.29亿元,对应EPS分别为1.95/2.11/2.18元。参考同类公司,给予公司2025年20倍PE进行估值,上调公司目标价至39元(原31.81元),维持“增持”评级。 收购经质矿产,公司资源量大幅上升。公司7月22日公告拟以65.08亿现金参与攀枝花经质矿产、鸿鑫工贸、立宇矿业合并重整,并最终取得3家公司100%股权。该方案目前仍需股东大会审议及法院批准。经质矿产公司主要资产为会理县小黑箐经质铁矿的采矿权,目前该矿处于停产状态,根据公司披露的重大资产购买报告书(草案),截止2023年年底,小黑箐经质铁矿保有矿石资源量1.13亿吨,伴生TiO2的量为1066.3万吨。根据公司2024年年报,公司原有潘家田矿矿石资源量1.83亿吨,伴生TiO2量2201万吨,小黑箐经质矿铁矿带来的TiO2增幅约为48.45%,公司钛资源量大幅上升。 收购矿为同一矿脉,我们预期能够产生较强的协同效应。根据公司重大资产购买报告书(草案),公司目前自有的潘家田铁矿与小黑箐铁矿同属一个矿脉,若收购完成后,公司可在两矿权的矿区范围内协同开采,最大程度利用矿区内的矿产资源。若公司能够将自身采选等方面的优势赋能到小黑箐铁矿中,我们预期该矿复产后,将为公司贡献利润增量。 钛材项目稳步推进。公司6万吨钛材项目正稳步推进,该项目最终产品为钛锭、钛粉等,是公司现有钛精矿产业的有效延伸。钛材在民用、航空等领域应用广泛,我们预期将打开公司的成长空间。 风险提示:收购进度不及预期,钛材项目投产进度不及预期。
芭薇股份
完整版安评制度全面实施 看好公司份额提升
维持“买入”评级。该机构维持盈利预测,预计公司25-27 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0.69/0.91/1.15亿元,最新股价(2025/08/01 收盘)对应PE 分别为31/24/19 倍。公司集原料研发、配方研发、规模生产、功效检测、产品策划于一体,在国内代工市场积累良好口碑。随着完整版安评制度落实,公司竞争优势进一步凸显,市场份额有望持续扩张,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行业竞争加剧;下游需求不及预期、新品研发进度不及预期等。
海信家电
外销表现延续增长 三电裁员扰动业绩
投资建议:内销表现相对偏弱,但后续低基数下有望释放业绩弹性,该机构略微调整25/26/27 年EPS 预测为2.68/2.94/3.20 元(前值为2.78/3.15/3.54 元),对应PE 为10/9/8 倍。参考DCF 估值法,该机构调整目标价至33 元,对应25 年12 倍PE,维持“强推”评级。
风险提示:原材料价格波动,行业竞争加剧,下游行业需求不及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