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万亿元县域贷款大关的根基
“县域是我们的主场主责主业。”农行副行长孟范君介绍县域业务经营优势时开宗明义。
县域金融业绩之所以能成为可持续增长的动力源,离不开渠道网络以毛细血管的方式向细微处扎根。早在2023年末,农行县域网点数量就达到1.27万个,近年来,农行新迁建的物理网点还在继续向县域、城乡结合部和乡镇倾斜,从而进一步强化主场优势。截至6月末,县域网点占比已提升至56.6%。“今年农行还将向下迁建140个网点,不断提升到村到户服务能力。”农行副行长孟范君称。
除优化传统物理网点布局外,农行还在不断打造县域网络新范式,持续完善“六位一体”综合服务体系,即通过物理网点、自助设备、手机银行、惠农服务点、流动金融服务和远程银行6个服务渠道,不断提升县域乡村服务覆盖面。
其中,借助“三农”智慧银行建设,农户贷款业务流程不断优化,服务农民朋友的效率切实提高,以科技赋能彻底打通“三农”金融服务“最后一公里”。数据显示,截至6月末,“农银e贷”贷款余额已达到6.52万亿元,较上年末增长13.7%;个人手机银行月活客户数2.63亿户,居可比同业首位。
有了县域服务网络的先发优势,农行得以在此基础上延展更多业绩增量——
个人业务中,结合新型城镇化进程,满足新市民、农民工等客群安居需求;依托唯一一家在所有县域开设营业网点的独特优势,创新推动养老金融服务资源下沉和覆盖面扩容。
对公业务中,全力服务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大力拓展粮食全产业链信贷服务,粮食和重要农产品保供相关领域贷款余额1.24万亿元,增速23.7%。聚焦重点地区助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160个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三区三州”地区贷款余额分别为4758亿元、4797亿元,增速均高于全行贷款平均增速。
在资产端支撑农行经营增效同时,县域及广大农村地区也为农行在负债端的成本精细化管理打开了空间。半年报数据显示,农行县域金融业务的存款平均付息率为1.35%,低于整体存款1.42%的平均付息率。
与此同时,县域金融业务的资产质量还好于全行平均水平。截至6月末,农行县域金融业务的不良贷款率为1.2%,低于整体1.28%的不良贷款率。
当前及未来一段时间,金融服务乡村全面振兴仍有较大发力空间,这也将为农行未来业绩的持续增长提供重要支撑。孟范君指出,农行的“两重”建设拓至涉农领域,高标准农田建设、重大水利工程等重点项目在县域加速铺开,超长期特别国债、地方政府专项债等规模精准投向县域农村项目,由此将产生大量中长期项目配套融资需求。农村电商、智慧农业、农文旅融合等多业态更加蓬勃发展,由此也会产生综合配套金融服务需求。
客户“朋友圈”不断壮大,多项贷款保持同业领先
对银行来说,经营业务的本质是在经营客户,得客户者得业绩。近年来,农行加强客户基础建设,不断夯实长期发展基础和核心竞争力。
截至6月末,农行个人客户总量达到8.88亿户,居同业首位。当其他银行还在面对有效信贷需求不足、居民部门资产负债表修复的宏观挑战时,庞大的个人客户基础让农行在个人贷款方面看到新的机遇,并寻找与全行其他业务战略有机结合的空间。
今年上半年,农行个人贷款成为同业中首家突破9万亿元的银行,其中,个人贷款投放超60%用于支持县域发展和乡村振兴。个人贷款增量扩面的同时,资产质量保持稳定,截至6月末,农行个人贷款不良率为1.18%。
作为个人客户量第一大银行,农行通过发展“大财富管理”战略,提供“存款+财富管理+其他产品/服务”的家庭资产配置服务,强化对个人客户的经营。半年报显示,农行锚定客户信任的家庭理财师定位,坚持专业与陪伴并重,提供平台化、专业化、 综合化、普惠化的大财富管理服务。截至6月末,农行个人客户金融资产规模23.68万亿元,位居同业前列;境内个人存款余额突破20万亿元,较上年末增加1.45万亿元,保持同业领先。
除了个人银行客户外,农行拥有的公司银行客户达1299万户,其中有贷款余额的客户64.95万户,较上年末增加4.20万户。 在服务的公司客户中,上半年,农行民营和普惠金融业务保持了良好发展势头。民营企业贷款余额7.39万亿元,普惠贷款余额4.24万亿元,普惠型小微企业有贷客户数521万户,主要业务指标均位居可比同业首位,信贷供给量、服务覆盖面、可持续发展能力总体保持领先优势。
净息差趋稳,半年节省存款利息支出超300亿元
当前谈论银行业金融机构经营质效,息差仍是一个不可回避的关键话题。今年上半年,农行净息差为1.32%, 较上年末下降10个基点,同比降幅有所收窄。
推动今年农行净息差企稳的一个有利因素是,上半年人民币存款付息率降幅大于去年同期,继续保持了在可比同业中的优势。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存款平均付息率的下降带动农行减少存款利息支出307.71 亿元。
而存款付息成本的下降,一方面得益于金融监管部门引导存贷利率同步下调、以及非银同业活期存款利率纳入自律管理等外部环境的调整;另一方面也与农行持续主动提升客户分层、分群服务能力相关,通过做实这些基础性工作,为全行沉淀更多低成本资金创造有利条件。
王志恒表示,随着存款逐步到期重定价、存款利率市场化调整机制显效,加上同业负债成本跟随政策利率进一步下行,有望带动负债端付息成本下降。
当然,单靠负债端成本的压降不足以完全支撑净息差企稳,资产端也需要优化生息资产结构,提高较高收益资产占比,从而提升资产的边际收益。
从半年报数据来看,农行在优化资产结构方面采取了“两条腿走路”的方式。一方面,围绕“三农”县域和“五篇大文章”等重点领域,保持生息资产总量合理增长,努力增加利息净收入。
另一方面,加大国债、地方债投资,推动生息资产总量结构协调增长。
王志恒表示,上半年净息差的走势,体现了农行兼顾服务实体经济、业务稳健发展和商业可持续等多重目标。下半年净息差有望实现边际趋稳。
“总之,我们对下半年的经营还是充满信心。”王志恒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