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文章正文

营收净利双增!中国太保“中考”亮眼,稳步增加权益配置

加入日期:2025-8-30 12:10:42

  中华财富网(www.515558.com)2025-8-30 12:10:42讯:

(原标题:营收净利双增!中国太保“中考”亮眼,稳步增加权益配置)

营收净利双增长,管理资产创新高……这个财报季,中国太保交出了一份韧性十足的成绩单。

来看核心数据——

营业总收入2004.96亿元,同比增长3%。

归母净利润278.85亿元,同比增长11%。

归母营运利润199.09亿元,同比增长7.1%。

内含价值为5889.27亿元,较上年末增长4.7%。

管理资产3.77万亿元,较上年末增长6.5%。

上半年,中国太保还完成了2024年度分红,共计派发现金红利超103亿元,继续保持稳定的分红水平。

聚力推进“三大战略”、稳步增加权益资产配置、持续提升分红险占比……8月29日下午举行的2025中期业绩说明会上,中国太保管理层围绕业绩、围绕多个市场关注的热点问题进行交流,透露出更多布局思路。

营收净利双增,聚力推进“三大战略”

2025年上半年,中国太保实现营业收入2004.96亿元,同比增长3%;归母净利润278.85亿元,同比增长11%,创下同期新高。

从长期核心价值指标来看,剔除了短期投资波动和一次性重大项目调整后的归母营运利润199.09亿元,同比增长7.1%;2025年上半年末集团内含价值5889.27亿元,较上年末增长4.7%,均保持稳健增长。

在百年变局加速演进、长期利率下行和行业转型背景下,系列核心指标均稳步增长,彰显这家以稳健著称的大型综合性保险集团正稳中有进地穿越周期。

对于2025年上半年成绩单,中国太保总裁赵永刚评价为“稳进兼备”。

赵永刚表示,从上半年业绩数据来看,营业收入持续提升,营业利润、净利润、内含价值等核心指标都保持了稳健增长,整体经营延续了稳进兼备的发展态势,高质量发展基础进一步夯实,发展的韧性进一步增强。

总体来看,公司上半年经营呈现三个特点:一是坚持转型突破,主营业务稳中有进;二是坚持守正创新,动能转换成效显现;三是坚持固本培元,发展基础得到了持续巩固,包括优化资负联动的长效机制,集团内协同发展跑通关键流程和重点模式,同时公司积极加强人才队伍建设,不断激发组织活力。

赵永刚表示,面对中国保险业的发展机遇,公司将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持续提升价值创造能力,聚力推进大康养、国际化、“人工智能+”三大核心战略,持续做实“五篇大文章”,不断提升服务能级和经营质效,努力建设具有市场引领力与国际竞争力的一流保险金融服务集团。

分红险占比提升,新能源车险占比近20%

保险主业筑牢基本盘,是中国太保营收和利润双增的主要原因。

2025年上半年,中国太保寿险实现规模保费1934.7亿元,同比增长13.1%;新业务价值达95.44亿元,同比增长5.6%,可比口径下同比增长32.3%;新业务价值率15%,可比口径下同比提升0.4个百分点。净利润206.99亿元,同比增长3.2%;营运利润150亿元,同比增长5%。

良好业绩表现的背后,是中国太保寿险持续推进业务转型。在顶层设计上,中国太保寿险提出以“客户为出发点、产服为切入点、队伍为落脚点”的“金三角”发展理念,将客户作为第一战略优先级,全面落地实施长航二期“北极星计划”。

具体来看,一是推动客户分层分类经营,牵引客层上移,持续优化客户结构;二是完善分层分类的产服供给体系,强化牵引浮动收益型产品,多措并举优化产品结构;三是推进“2+N”多元渠道模式升级。

数据显示,2025年上半年,中国太保寿险代理人渠道中客及以上客户占比达27.3%,同比提升3.8个百分点,银保渠道高客同比增长75.4%,极高客同比增长85.4%。

作为低利率环境下降低利率敏感度的主力险种,分红险成为保险公司转型重点。半年报显示,上半年太保寿险分红险新保期缴规模保费大幅增长,分红险新保期缴占比提升至42.5%,其中代理人渠道分红险新保期缴占比达51%。

中国太保总精算师张远瀚表示,上半年公司分红险保费规模同比实现大幅增长,二季度以来分红险占比提升尤为显著,预计全年分红险占比将进一步提升。后续将持续完善浮动收益型产品供给,完成产品结构转型,把握新形势下的发展机遇。

从财产险业务来看,中国太保产险上半年实现保费稳步增长,尤其亮眼的是,公司实现承保利润35.5亿元,同比增长30.9%。承保综合成本率96.3%,同比下降0.8个百分点。

上半年,太保产险车险业务通过加强渠道专业化建设、品质精细化管理和运营数字化赋能,实现业务结构优化,盈利水平提升。车险承保综合成本率95.3%,同比下降1.8个百分点。

新能源车险方面,2025年上半年,新能源车险原保险保费收入105.96亿元,占车险保费比例达19.8%。

非车险主要险种中,健康险实现扭亏为盈,企财险承保盈利水平进一步提升。

管理资产3.77万亿,稳步增加权益配置

长期稳健的投资收益是中国太保的另一基石。截至2025年6月末,中国太保管理资产达3.77万亿元,较上年末增长6.5%,其中集团投资资产2.92万亿元,较上年末增长7.0%;第三方管理资产8482.33亿元,较上年末增长5%。

从业绩表现来看,2025年上半年,公司实现净投资收益425.67亿元,同比增长8.9%,总投资收益568.89亿元,同比增长1.5%。

当前,投资面对的内外部环境复杂,作为规模超万亿元的大型险资,中国太保如何看待市场走势,以及如何开展资产配置,成为市场关注焦点。

中国太保副总裁、首席投资官、财务负责人苏罡表示,随着政策红利的持续释放,加上经济转型动能逐步释放,国内的权益资产具备中长期的配置价值。

苏罡表示,固定收益投资方面,短期来看利率水平基本企稳,长期来看依旧存在下行空间,这必然会导致优质资产的供给相对不足。从太保来说,将持续落实精细化的哑铃型的资产配置策略。

具体而言,一方面,持续加大长期利率债的配置,合理延展固定收益资产的久期,同时也加大创新型优质资产的布局,包括ABS、公募REITs等,拓展增加利息收益来源;另一方面,稳步增加公开市场的权益资产以及未上市股权等另类资产配置,提高长期的投资回报。

苏罡进一步表示,公司在公开市场的权益资产配置一直坚持以股息价值策略为核心,并且结合市场变化,不断优化权益投资组合的结构。“我们将积极拓展投资品种和渠道,目前已经持续推进包括私募证券投资基金、黄金投资、互换便利等新的业务试点,也将进一步提升公司保险资金运用效能和质量。”

半年报显示,从投资集中度来看,中国太保投资持仓行业分布主要集中在金融业、交通运输、基础设施、能源等行业,抗风险能力较强。公司权益类资产投资品种相对分散;固定收益资产投资相关的偿债主体综合实力普遍较强,除政府债外,主要交易对手包括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和大型国有商业银行等大型国有企业。

从“保单经营”转向“客户经营”

2025年,中国太保启动大康养、国际化、“人工智能+”三大战略,这是中国太保面向未来进一步夯实核心竞争力的核心抓手。

以大康养布局为例,“太保家园”养老社区已实现九城十园正式运营,公司同时积极探索“百岁居”居家养老服务模式,厦门康复医院正式开业,康养生态日益完善。

中国太保副总裁马欣表示,中国太保做康养服务根本上是为了发展保险主业,随着越来越多的太保家园建成并投入运营,养老服务与主业双向赋能的路径进一步清晰。目前,中国太保养老社区正在呈现出可持续的商业模式。

马欣表示,“十五五”期间,中国太保进一步将大康养作为核心战略之一,打造大康养服务的一体化生态,未来希望在三方面做出太保特色:一是主业更协同;二是服务更专业;三是产服更融合。

“相信大康养服务生态将助力太保集团从保单经营向客户经营升级,未来必将增强为投资者创造长期稳定回报的能力。”马欣说。

当前,人工智能大模型的应用正在面临爆发式增长,推动保险业务流程优化和生产效率提升,成为重塑保险价值链的重要力量。中国太保深入推进大模型应用在具体场景的落地,在销售、运营、风控等重点领域形成多个解决方案。

中国太保副总裁俞斌表示,中国太保已经基本建成了稳定高效的AI基础设施,大模型的调动量呈快速增长趋势,目前已有3万多员工和9万多外勤营销伙伴在使用AI应用,到今年年底预计建成2700个数字化等效劳动力。

俞斌介绍,发展AI战略目前的主要成效体现在三个方面,包括改善用户体验、提升队伍产能和赋能风险控制。“人工智能+”已经列入了中国太保“十五五”规划的三大战略之一,公司未来将在客户经营、产业风险、销售队伍、营运管理、投资和康养六个方面,通过AI驱动流程的重塑和模式升级,争取实现对保险经营价值链的全覆盖。

半年报显示,目前中国太保AI坐席已经覆盖了近一半的客户服务总量,健康险理赔自动化率达到16%,大模型对责任认定的准确率达到99%,件均成本减低47%。助力风险识别方面,建立基于图像识别的车险理赔风控工具,有效甄别欺诈风险, 破解理赔地域差异难题,已累计检出风险金额上千万。

责编:王璐璐

校对:刘榕枝

编辑: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