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方详解非法维权手法
值得一提的是,上海警方对于上述公司团伙操作非法维权的手法进行了详细披露。
以客户万先生为例,其于2024年5月至6月期间,购买了某证券投资咨询公司180天的投资咨询产品,该公司则每日向万先生推送市场行情资讯,并提供讲师做大盘分析。在服务期间,万先生认为确对其投资策略调整有参考意义。
但就在快一年后,万先生接到了一个自称专业从事法律咨询的人员电话,询问其是否购买了某证券投资咨询公司的产品。对方表示,其所在公司可以帮万先生申请退回购买服务的花销。万先生起先拒绝了对方,但对方仍不断拨打万先生电话,并发送了多起退费成功的案例,引导万先生认为证券投资咨询公司在课程中分析推荐股票板块就是变相承诺风险可控、夸大宣传,在对方不断怂恿下,万先生最终同意与其签订所谓服务合同。
在获取万先生相关信息后,一方面,该公司即代为编写了一段投诉话术,怂恿万先生拨打证券投资咨询公司线下客服电话;另一方面,其以万先生身份注册了账号,在线上频繁发起不实投诉,以证券投资咨询公司的声誉为要挟索要退费。历经10余轮协商后,不堪其扰的证券投资咨询公司退还万先生7万元。万先生则向该公司支付了2.8万元手续费。
实际上,早在今年7月15日,券商中国就曾对证券投顾领域退款率居高不下、投诉激增现象进行过专题报道。
券商中国记者获取的中证协对57家展业机构调研数据表示:“退款和客户投诉量越来越多,远超行业28%的营收增速。如果考虑2024年数据,这一趋势会更加明显。”该调研数据显示,2021年、2022年和2023年,证券投顾行业退款分别达到13.48亿元、23.28亿元和24.45亿元。来自上海证监局的信访数据可让外界对证券投顾行业的现状窥见一斑。2022—2024年,上海证监局的投资咨询机构信访数量从88件增至821件,增幅高达833%。
如何有效遏制“黑灰产”产业链中“代理维权”的蔓延?业内人士认为,在保障消费者正常维权的同时,需要证券投顾机构内部强化合规经营意识和外部协同治理“双管齐下”。
一位上海投顾机构总监向券商中国记者透露,近年多家证券投顾机构向公安部门报案恶意维权公司的犯罪行为,并提交大量线索,配合公安部门从严打击了多个证券投顾行业非法代理维权机构。上述上海警方披露的最新案例,证实公安部门在积极发力打击证券投顾领域非法代理维权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