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文章正文

26日机构强推买入 6股极度低估

加入日期:2025-8-26 6:02:02

  中华财富网(www.515558.com)2025-8-26 6:02:02讯:

  长安汽车

  东吴证券——2025年半年报点评:业绩符合预期,新央企开启新征程

  投资要点  公司公告:公司披露2025年半年报,2025Q2实现营收385.3亿元,同环比分别-2.9%/+12.8%,归母净利润9.4亿元,同环比分别-43.9%/-30.6%,扣非后归母净利润6.9亿元,同环比分别-34.4%/-11.5%。2025Q2业绩符合我们预期。  Q2业绩符合预期,销售费用率提升明显。1)营收层面:销量维度,公司25Q2实现并表销量41.6万台,同环比-4.1%/-16.5%;折算Q2并表单车均价9.3万元,同环比分别+1.2%/+35.0%。2)毛利率层面:公司Q2毛利率为15.2%,同环比分别+2.0/+1.3pct,同环均改善,Q2确认采购降本金额环比Q1提升显著。3)费用率层面:公司Q2销管研费用率分别7.0%/3.1%/4.6%,同比分别+4.4/+0.2/+1.2pct,环比分别+2.0/+0.1/+0.2pct。销售费用率同环比提升较多的原因为Q2S9等新车上市较多,相应营销支出加大,同时Q2终端价格竞争激烈。Q2财务费用为-8.8亿元,主要来自汇兑贡献。4)投资收益层面:公司Q2投资收益为0.4亿元,同环比均下滑。5)最终公司Q2实现归母净利润9.4亿元,同环比分别-43.9%/-30.6%。  新央企成立,持续加速向智能低碳出行科技公司转型。2025年7月29日中国长安汽车集团有限公司在重庆宣告成立。新能源方面,“香格里拉”计划实现新突破。完成全固态原型电芯验证,并实现“电芯组装-电池封装-整车装配”的产业链自主布局。智能化方面,公司发布天枢智驾、天枢座舱、天枢底盘等智能化技术。全球化方面,“海纳百川”计划稳步推进,长安汽车品牌欧洲发布会在德国举行,正式进军欧洲市场,此外新建泰国罗勇备件中心库,全球化服务体系不断完善。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考虑行业竞争加剧以及公司销售费用率提升明显,我们下调公司2025/2026/2027年归母净利润至65.4/84.4/103.0亿元(原为87/95/109亿元),对应PE分别为19/15/12倍。考虑公司深蓝/阿维塔/启源三大品牌向上,智能化/全球化持续推进,我们仍维持长安汽车“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海外汽车行业销量不及预期;国内乘用车价格战超预期。

  北新建材

  中金公司——石膏板经营承压,“两翼”新业务助推高质增长

  业绩回顾  1H25业绩小幅低于我们预期  公司公布1H25业绩:1H25收入同比-0.29%至136亿元,归母净利润同比-12.9%至19亿元;其中2Q25收入同比-4.5%至73亿元,归母净利润同比-21.9%至11亿元,公司业绩略低于我们预期,我们判断主要系公司石膏板利润率承压所致。  石膏板主业承压,利润率同比略降。1H25公司石膏板营收同比-8.6%至67亿元,毛利率同比-0.94ppt至38.68%。我们认为2Q25公司石膏板营收同比-6%,毛利润同比-4%。“两翼”业务维持增长,涂料板块表现亮眼。公司根据市场需求持续更新防水产品,1H25防水板块收入同比6.0%至25亿元,其中防水卷材/工程/涂料同比+0.6%/-1.8%/+30.7%,毛利率同比-1.7%至18.6%;嘉宝莉高端品牌战略成效凸显,1H25涂料板块收入同比大幅+44.4%至22亿元,毛利率同比+1.0%至32.5%。产品结构优化助推毛利率维持稳定。1H25综合毛利率同比-0.6ppt至30.3%(未扣减税金及附加),我们认为公司持续推动新品研发叠加高毛利涂料产品占比提升支持公司毛利率维持相对稳定;单季度看,2Q25公司毛利率同比-1.2ppt/环比+2.6ppt至31.5%。期间费用率小幅上升。1H25期间费用率同比+0.6ppt至13.4%,我们认为主要由于公司新品推广导致销售费用率增长(同比+0.7ppt);2Q25期间费用率同比+0.8ppt/环比-0.6ppt至13.1%。受并表高基数影响,经营性现金流量净额承压。1H25收现比同比-25ppt至76%,经营性净现金流同比-52.9%至9.6亿元,主要由于嘉宝莉并表导致去年同期现金流基数较高,应收账款周转天数较年底+25天至57天,应付账款周转天数较年底+11天至49天。  发展趋势  石膏板保持韧性,防水+涂料加速,并购有望逐步落地。我们认为,公司石膏板业务正加速向消费类建材转变(24年石膏板家装、县乡市场收入同比+17%/+21%),未来有望通过家装化、饰面化提高产品差异度,保持板块高盈利。同时,优质现金流支撑下,防水与涂料板块有望保持快速发展,同时逐步收购防水薄弱地区产能或工业涂料标的,加快两翼布局。  盈利预测与估值  由于石膏板业务盈利面临一定压力,我们下调25/26e净利润16%/2%至38.8/54.2亿元,当前股价对应25/26e年11.6x/8.3xP/E。考虑到新业务高质量增长带来的估值支撑作用,我们维持跑赢行业评级和目标价36元不变,对应25/26e年15.7x/11.2xP/E,隐含35%的空间。  风险  石膏板需求恢复不及预期,涂料业务整合不及预期,防水增长不及预期。

  三一重工

  东莞证券——2025半年报点评:2025H1海内外收入双增,Q2盈利能力持续提升

  事件:三一重工) href=/600031/>三一重工(600031)发布2025半年报。  点评:  2025Q2盈利能力持续提升,控费效果明显。2025H1,公司实现营收为447.80亿元,同比增长14.64%;归母净利润为52.16亿元,同比增长46.00%。毛利率为27.44%,同比下降0.80pct;净利率为11.87%,同比提升2.45pct。销售费用率、管理费用率、研发费用率、财务费用率分别同比变动为-1.32pct、-0.54pct、-1.86pct、-2.58pct。2024Q2,公司实现营收为236.03亿元,同比增长11.18%,环比增长11.46%;归母净利润为27.45亿元,同比增长37.76%,环比增长11.08%。毛利率为27.97%,同比下降-0.35pct,环比提升1.13pct;净利率为11.85%,同比提升2.24pct,环比下降0.04pct。销售费用率、管理费用率、研发费用率、财务费用率分别同比变动为-1.29pct、-0.40pct、-1.53pct、-2.56pct,分别环比变动为+0.30pct、-0.40pct、-0.32pct、-0.31pct。  行业复苏态势延续,公司将深度受益国家重大工程开工。2025H1工程机械行业复苏态势延续,超长期国债、设备更新政策深化落地等因素助推国内需求增加,公司挖掘机械、混凝土机械、起重机械等核心产品国内收入实现增长。挖掘机械营收为174.97亿元,同比增长15.00%,国内市场地位稳居第一,全球市占率稳步提升。混凝土机械营收为74.41亿元,同比下降6.49%,稳居全球第一品牌。起重机械营收为78.04亿元,同比增长17.89%,履带起重机国内整体市占率约为40.00%,大中型履带起重机市占率为全国第一。路面机械营收为21.59亿元,同比增长36.83%。桩工机械营收为13.41亿元,同比增长15.05%,旋挖钻稳居国内市占率第一名。我们认为随着雅下水电工程、新藏铁路等国家重大工程陆续开工,将长期有效支撑国内需求,公司有望深度受益。  海外营收持续增长,产品市占率显著提升。公司积极推行国际化策略,助力公司海外市场实现快速增长。2025H1公司实现海外营收为264.91亿元,同比增长11.59%,占总营收的59.16%,汽车起重机、全地面起重机、越野起重机海外市占率显著提升。分地区来看,亚澳区域营收为114.55亿元,同比增长16.30%;欧洲区域营收为61.52亿元,同比增长0.66%;美洲区域营收为50.65亿元,同比增长1.36%;非洲区域营收为36.30亿元,同比增长40.48%。受益于产品结构优化、部分产品价格调整以及降本增效等措施驱动,2025H1公司海外市场毛利同比增长9.92%。  向电动化转型,聚焦三大技术路线。公司全面推进工程车辆、装载机械、挖掘机械、起重机械等产品电动化转型,聚焦纯电、混动和氢燃料三大技术路线,持续迭代新能源产品。2024年公司实现新能源产品收入为40.25亿元,同比增长22.86%。2025H1公司提升新能源产品覆盖度,总计完成约30多款新能源产品上市。  投资建议:维持“买入”评级。预计公司2025-2027年EPS分别为1.02元、1.27元、1.50元,对应PE分别为21倍、17倍、14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1)若下游需求不及预期,公司产品需求减弱;(2)若海外市场对国内企业产品需求减少,将导致公司业绩承压;(3)若原材料价格大幅上涨,公司业绩将面临较大压力。

  华利集团

  招商证券——25H1老客户订单承压&产能错配,盈利能力下滑

  25Q2公司收入和净利润分别同比+9%、-17%,新工厂爬坡速度加满,同时老客户订单较差导致产能错配效率较低,盈利能力明显下滑。我们下调业绩预期,预计25-27年公司归母净利润规模为35.1亿元、41.8亿元、49.5亿元,同比增速为-9%、19%、18%。当前市值对应2025PE18X、2026PE15X,维持强烈推荐评级。  25H1净利润明显承压。25H1公司营收126.6亿元,同比+10.4%,净利润16.7亿元,同比-11.1%。25Q2公司营收73.1亿元,同比+8.96%,净利润9.08亿元,同比-16.8%。  1)分业务:25H1公司运动鞋收入同比+10.8%至113.4亿元,户外鞋靴收入同比-57.3%至2.61亿元,运动凉鞋及其他收入同比+74.4%至10.52亿元。  2)分地区:按照客户总部所在地,25H1公司北美收入同比-0.4%至98.9亿元,欧洲收入同比+88.94%至23.97亿元,其他地区收入同比+45.9%至3.6亿元。  3)分客户:25H1老客户订单压力大。但NB和ON进入前五大客户,占比超过5个点,阿迪出货量达700万+。  盈利能力下滑。25H1公司毛利率下降6.38pct至21.85%,期间费用率下降2.57pct至4.16%,主要是管理费用率下降2.3pct。净利率下降3.17pct至13.2%。25Q2公司毛利率下降7.05pct至21.08%,期间费用率下降2.99pct至3.25%,主要是管理费用率下降2.9pct。净利率下降3.84pct至12.42%。  新客户订单较好,老客户订单承压,但新客户及新工厂效率低于老客户和老工厂,叠加产能调度短期效率损失(新品牌订单让老工厂做效率较差),导致Q2毛利率下降。  营运能力稳健。1)现金流:25H1经营活动净现金15.64亿元,同比-9.18%;  2)应收账款:截至25年6月公司应收账款周转天数同比+2天至66天;3)存货:截至25年6月公司存货周转天数同比-8天至55天。  产能稳健拓展。25H1公司产能利用率95.78%(同比-1.5pct),境内产能利用率98.7%(境内产能占比0.58%),境外产能利用率95.76%。报告期内,越南新工厂出货量达373万双,印尼新工厂出货量199万双,中国新工厂达67万。25Q2新工厂毛利率好于Q1;今年下半年印尼和越南各有一个工厂投产,明年下半年越南和印尼预计各有一个新工厂投产。  盈利预测及投资建议。公司客户结构持续优化,新客户订单持续增长,目前公司持续拓展越南及印尼产能,但考虑到新工厂爬坡速度加满,同时老客户订单较差导致产能错配效率较低,盈利能力明显下滑,我们略下调利润预测,预计2025-2027年公司收入规模为264.9亿元、300.2亿元、339.6亿元,同比增速为10%、13%、13%;归母净利润规模为35.1亿元、41.8亿元、49.5亿元,同比增速为-9%、19%、18%。当前市值对应2025PE18X、2026PE15X,维持强烈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欧美运动鞋去库存进度及需求增长不确定性,公司东南亚产能扩张不及预期等风险,汇率波动导致汇兑损失增加风险,关税不确定性风险。

  牧原股份

  广发证券——员工持股激发经营活力,养殖龙头高质量发展

  核心观点:  事件:公司发布2025年员工持股计划(草案),拟向不超过5437名经营者、奋斗者、业务骨干进行激励。本次持股计划购买股票价格为25.04元/股,拟持股数量不超过4187万股,约占公司当前总股本0.65%,股份来源为公司回购股份。  员工持股绑定核心团队利益,有效激励员工积极性。考核目标方面,经营者、奋斗者持股计划考核年度为2025-27年,以2022-24年平均营业收入为基数,2025年营业收入不低于基数112%;2026年营业收入不低于基数115%或2025-26年累计营业收入不低于基数227%;2027年营业收入不低于基数118%或2025-27年累计营业收入不低于基数345%;即2025/26/27年收入同比分别增长1.1%/2.7%/2.6%。骨干员工持股计划考核年度为2025-26年,2025/26年考核目标与经营者、奋斗者持股计划一致。本次持股计划对象包括核心高管、生产经营骨干及员工等,有助于公司、股东、员工利益趋于一致。  生猪养殖成本继续下降,屠宰经营持续改善。25年上半年,公司累计销售生猪4691万头,同比增长44.8%,其中商品猪/仔猪/种猪出栏量分别为3839/829/23万头,商品猪、仔猪销量同比分别增长32.5%、168.1%。公司成本持续下行,据投资者活动关系记录表,7月养殖完全成本降至11.8元/公斤。产能方面,截至6月底,能繁母猪存栏量为343.1万头,同比增长12.2万头,季度环比减少5.4万头,种群结构持续优化。此外,公司屠宰经营明显改善,屠宰产能利用率提升至78.7%,25年上半年累计屠宰生猪1142万头,同比增长111%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我们预计2025-27年公司EPS分别3.51、4.23、5.31元/股,参考可比公司估值,给予25年16倍PE,对应合理价值56.15元/股,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猪价波动风险、原料价格波动风险、疫病风险、食品安全等。

  爱美客

  中信建投证券——25H1业绩短期承压,研发加码+国际化开拓新空间

  核心观点  医美终端需求疲软叠加上游医美产品竞争加剧,25Q2公司继续承压,25Q2公司营收、归母净利润分别-25.11%、-41.75%。25H1核心产品均有不同程度的下滑,溶液类、凝胶类注射产品分别-23.79%、-23.99%。公司研发端持续加码,目前正拓展产品线至体重管理、局部麻醉等新兴领域,推进A型肉毒毒素(注册申报)、利多卡因丁卡因乳膏(注册申报)、司美格鲁肽(临床试验)等产品的研发与注册。25年4月完成并购韩国REGEN公司且并表,进一步完善再生产品矩阵,有望打开国际化空间。  事件  公司发布2025年半年报:25H1公司实现营收12.99亿元/-21.59%,归母净利润7.89亿元/-29.57%,扣非归母净利润7.22亿元/-33.70%,基本EPS为2.62元/-29.57%,ROE(加权)为10.10%/-6.52pct。公司拟每10股派发现金股利12元(含税),合计派发现金股利3.62亿元,占上半年归母净利润的45.82%。  简评  医美终端需求疲软叠加上游医美产品竞争加剧,25Q2公司继续承压。25Q2公司营收6.36亿元/-25.11%,归母净利润3.46亿元/-41.75%,扣非归母净利润3.20亿元/-42.83%,延续25Q1的承压态势。25Q2公司毛利率为93.00%/-2.26pct,净利率为54.38%/-15.53pct,主要系产品结构变化以及今年上半年新的颈纹和再生类竞品上市下竞争加剧。25Q2销售、管理、研发、财务费用率为12.39%/+3.70pct、5.99%/+1.88pct、15.42%/+7.38pct、2.33%/+3.47pct。  核心产品均有不同程度的下滑。分产品看,①溶液类注射产品:25H1营收7.44亿元/-23.79%,毛利率为93.15%/-0.83pct,预估嗨体熊猫针和颈纹针降幅更大。②凝胶类注射产品:25H1营收4.93亿元/-23.99%,毛利率为97.75%/-0.23pct,濡白天使受到新品冲击较大。③冻干粉类注射产品:25H1营收0.19亿元,毛利率为75.0%;④面部埋植线:25H1营收0.03亿元/-4.6%,毛利率为80.2%。  毛利率略有下降,研发端持续加码。25H1公司毛利率为93.44%/-1.48pct,净利率为60.77%/-6.88pct。25H1公司销售、管  理、研发、财务费用率分别为11.10%/+2.58pct、5.34%/+1.25pct、12.05%/+4.46pct、0.39%/+1.79pct。销售费用率提升主要系公司销售促进费、会议费及差旅交通费增加;研发端公司持续加大研发投入;财务费用率主要系公司境外投资购汇、产生2036万汇兑损失所致。公司正推进A型肉毒毒素(注册申报)、利多卡因丁卡因乳膏(注册申报)、司美格鲁肽(临床试验)、透明质酸酶(临床试验)、去氧胆酸注射液(临床试验)等产品的研发与注册,拓展产品线至体重管理、局部麻醉等新兴领域。  25年4月完成并购韩国REGEN公司且并表,进一步完善再生产品矩阵,有望打开国际化空间。公司于2025年4月30日完成收购韩国REGENBiotech公司59.5%股权(对应金额1.90亿美元)并纳入合并报表,REGENBiotech为韩国再生医美龙头,核心产品包含AestheFill(面部)和PowerFill(身体),当前韩国新工厂于2025Q2投产。REGENBiotech2023、2024Q1-3营收分别为0.82、0.72亿元,净利润分别为0.50、0.30亿元。从并表到6月底,REGEN为贡献收入1981万元、净利润737万元。此次收购完成后,1)REGEN公司核心产品AestheFill(主打面部年轻化,尤其在胶原再生和轮廓提升)与公司已上市的凝胶类再生产品濡白天使(深层塑形和长效支撑)形成协同,形成更全面的再生抗衰解决方案;同时搭配公司旗下嗨体、嗗科拉、宝尼达等众多产品,可为求美者提供更多元、效果更佳的解决方案;2)REGEN旗下的AestheFill和PowerFill已经分别获得了35个和23个国家和地区的注册批准,国际分销网络和注册经验有望帮助公司自有产品的国际化进程,公司正从“本土市场领导者”向“全球产业链参与者”转型。  盈利预测:基于市场需求疲软以及行业竞争加剧,下调盈利预测,预计2025-2027年营收为27.5、33.1、37.2亿元,同比-9.1%、+20.3%、+12.3%;归母净利润17.2、20.4、23.1亿元,同比-12.0%、+18.4%、+13.2%,对应PE为31、26、23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1)医美监管加强:公司的主营产品为Ⅲ类医疗器械,属于许可经营产品。如果国家对于医疗器械生产和经营的政策改变,可能对公司的经营计划产生影响;2)产品研发和注册风险:公司新产品研发从实验室研究至最终获批上市销售,一般需经过实验室研究、动物实验、注册检验、临床试验和注册申报等多个环节,具有一定的不确定性,公司面临产品研发和注册风险。3)市场竞争加剧的风险:公司是国内领先的医疗美容创新产品提供商,在国内市场具有一定的先发优势。近年来医疗美容市场的需求快速增长,公司所处行业发展前景向好,主导产品行业平均毛利率水平较高,吸引多家企业通过自主研发或者兼并收购的方式进入国内市场,行业竞争将逐渐加剧,公司的经营业绩将面临市场竞争加剧的风险。4)诉讼仲裁风险:公司控股子公司REGENBiotech,Inc.目前正处于重大仲裁诉讼中,或对于公司业务产生不利影响。

编辑: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