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财富网(www.515558.com)2025-8-19 13:42:30讯:
本报记者 梁傲男
一个产业的发展必须有稳定的供应链,这对于原料严重依赖国外进口的啤酒产业而言尤为重要。而作为国内啤酒龙头企业的华润啤酒(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华润啤酒”),历经四年探索,成功开辟出一条“国麦振兴”的产业发展路径。

华润啤酒/供图
近日,以“一麦相承,共酿美好”为主题的“ESG中国·国麦(华润啤酒)行”活动在呼伦贝尔大草原金色的麦田间举行,这是一场关于国麦、啤酒与可持续发展的大会,也是一次融合产业、科技、自然与人文的沉浸式深度体验。
从种子到产品 “国麦振兴”结出硕果
事实上,作为国内啤酒龙头企业,华润啤酒深刻体会到供应链稳定对于企业经营和产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作为啤酒产业的主要原材料“大麦”,因价格波动带给企业高成本压力,更对产业链的韧性与安全造成挑战。面对这样的现状,华润啤酒毅然将推动“国产大麦”种植纳入到企业发展战略中。
然而,国内大麦种植的现状是“散而小”,没有规模优势,同时国产大麦的“均一性”不足。大麦如何种?种什么样的品种?种出的大麦是否符合啤酒酿造?这是一道产学研共创的课题。
为此,在华润啤酒发起的“国麦振兴”项目中,多位专家学者共同协作,推动形成了一套覆盖从大麦种子到田间灌溉及农药施肥、麦芽厂烘焙再到最后的啤酒厂酿造全链条的标准化种植及加工流程,这对于国产大麦的规模化种植及酒企的特色产品体系构建,均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呼伦贝尔是华润啤酒最早“播种”的地方。四年时间过去,从大麦种植,到“垦十四”啤酒上市,华润啤酒的“国麦振兴”项目不仅让大麦种植有了规模效应,同时也产生了经济价值,在带动当地农户增收的同时,也让“垦十四”啤酒成为当地的一张新名片,成为当地文旅消费新载体。
华润(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蓝屹表示,华润啤酒扎根土地,建立标准化种植基地达1.6万余亩,持续优化国麦品质,书写中国原料酿中国啤酒和啤酒品牌文化自信、历史自信的精彩一笔。同时实现了从种植到酿造的全产业链融合发展,有力推动了国家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实现了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共赢。
中国酒业协会秘书长何勇则表示,“垦十四”的问世,是四赢的成果:一是提振国麦发展信心,弥补产业链短板;二是适应多元化啤酒产品结构,引领市场消费趋势;三是响应国家乡村振兴号召,促进农民增收;四是提升产业的社会责任形象,体现龙头企业担当。
事实上,品牌想走得远,必须扎根于土地。华润啤酒正在打造从田间到舌尖的中国啤酒新范式,伴随着“垦十四”产品的上市,“国麦振兴”迈上了一个新台阶。
而作为深度参与“国麦振兴”的专家学者,国家大麦青稞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郭刚刚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国麦振兴”计划既是突破产业“卡脖子”困境的关键举措,也是企业践行社会责任、服务国家战略的典范,其意义远超单一产业范畴。通过科技赋能、生态协同和长期主义,为中国农业现代化、乡村振兴及全球供应链治理提供了创新样本。
郭刚刚告诉记者,在华润啤酒的订单模式推动下,呼伦贝尔大麦种植面积较以往增加了50%左右。另外,在华润啤酒的带动下,很多同行企业开始加入到“国麦振兴”这个计划中,更增强了各方对国麦产业的信心。
呼伦贝尔春蕾麦芽有限公司总经理许学生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华润啤酒率先发起振兴国麦项目,通过标准化种植后,大麦质量显著提升。近几年公司的麦芽优级品率逐年在上升,质量跟进口加麦相媲美。
在许学生看来,华润啤酒的优质优价订单模式,不仅使公司优质的麦芽价值得到体现,效益得以提升,公司还抓住契机,对生产设备进行更新改造,提档升级,进一步提升公司的竞争力。
作为华润啤酒深度合作伙伴,呼伦贝尔农垦集团总经理臧著强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呼伦贝尔去年实现了3400万人的游客量,未来计划把国麦啤酒的品鉴融入整个旅游餐饮消费当中去,为当地的文旅发展锦上添花。呼伦贝尔农垦集团将以此次活动为契机,继续深化与华润啤酒等各方的合作,守牢粮食安全底线,持续探索全产业链升级路径,让呼伦贝尔这片黑土地上的绿色价值不断延伸、绽放光彩。
推进ESG理念与国麦产业发展的深度融合
中国是全球最大的啤酒市场,然而却有近90%的啤麦依赖进口,这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行业发展。在此背景下,振兴并发展国麦有着特别的意义。
华润啤酒自2021年率先发起“国麦振兴”战略行动,不仅深度契合国务院国资委“增强产业链控制力”的部署要求,更以“链主”企业的责任担当,打通啤酒产业链从田间到餐桌的全链路升级,为行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可复制的“华啤样本”。
当前,ESG已成为央企迈向“世界一流”的标尺。通过“国麦振兴”行动的持续落地,华润啤酒在提升原料供应链安全的同时,也将可持续发展的ESG理念深度融入从种子到酒杯的全产业链。
“当地种植,当地加工成麦芽,当地啤酒厂生产、当地销售,我们把制麦的过程进行了标准化优化,用更少的水耗和能耗做出更高品质、规范的麦芽,不仅节省了物流成本,更降低了整个产业链条的碳排放量。”华润啤酒技术研究院院长钟俊辉对《证券日报》记者如此表示。
“‘国麦振兴’,不是简单的种植计划。而是一场全链路的产业升级。”华润啤酒副总裁李小冬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华润啤酒推进“国麦振兴”,通过科技创新与本土化实践推动产业链升级,正是将ESG融入“引领产业进步、酿造美好生活”使命的生动实践。
中国企业改革与发展研究会第一副会长刘明忠指出,中国企业推动ESG在农业与制造业融合领域走深走实,重点要在三方面持续发力:一是强化政策引领,激活产业链可持续发展动能。二是深化科技赋能,锻造可持续发展核心引擎。三是凝聚协同合力,共筑ESG价值生态圈。
值得一提的是,为持续推进ESG理念与国麦产业发展的深度融合,加速技术创新与成果转化进程,实践基地正在落户草原。活动期间,“ESG中国·国麦实践基地”授牌仪式隆重举行,标志着该实践基地正式成为ESG实践与农业产业化融合的示范平台。
在业内人士看来,此次授牌既是对华润啤酒四年来深耕“国麦振兴”事业阶段性成果的肯定,更从产业升级维度为行业发展注入了新的动能。基地的功能价值已突破种植示范田的单一属性,升级为政企学研用协同创新的高能级试验田,势必为全国农业产业链升级提供可借鉴范式。
(编辑 郭之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