赎回压力持续增加
在市场剧烈调整时,债市的赎回压力持续增加。证券时报·券商中国记者和多家资管和私募人士沟通,近期都遭遇了一些赎回压力。
“同行之间也在交流,感觉这次赎回压力大于前几次,核心在于大家觉得利率处于绝对值较低的位置,继续持有的收益有限。”王亮对证券时报·券商中国记者表示。
华西证券在7月24日发布的一份研究报告中援引第三方债基申赎数据表示,7月21日以来,公募债基净申购指数持续为负,7月24日负值扩张至29.2,遭遇去年“9·24”行情以来的最大单日赎回。
兴业研究发布的一份研究报告指出,整体来看,当前各期限利率债的收益率普遍已经上行至基金、理财的平均持仓成本以上。
比如,兴业研究测算的基金对于5年期国债、10年期国债、30年期国债的平均持仓成本为1.61%、1.68%、1.86%,7月23日的市场水平为1.57%、1.70%、1.94%。
兴业研究表示,虽然各期限信用债的收益率尚未触达基金、理财的平均持仓成本,但中长期信用债的收益率距离基金、理财的平均持仓成本较近,若债市利率进一步上行,可能触发较大规模的赎回,需关注赎回风险的演绎情况。
申万宏源也指出,现阶段无论是减仓债市还是加仓权益资产都更多发生在机构层面,但中期角度来看,资产再配置行为或扩散至居民。2021—2024年居民通过购买货币基金、理财产品等形式进入债券市场,特别是“手工补息”整改后,固收类资管产品规模明显扩容,增量资金进入债市。但是2025年固收类产品回报明显减弱,居民开始寻找更有性价比的替代资产,对股债混合型产品的配置需求抬升,或进一步分流债市资金。
“尽管本轮回调幅度不及一季度,但债基赎回力度却甚于一季度,主要源于一季度其他资产的表现一般,而本轮调整股债资产之间可能出现明显切换,需要警惕赎回情况带来的二次冲击。”吕品表示。
机构预测利率上行
展望后市,机构对于债市普遍比较谨慎,多数观点判断利率或将上行。
开源证券固收首席分析师陈曦表示,当前债市收益率仍然处于历史低位水平,背后的预期是下半年经济增速或回落和政策刺激放缓。但当前或类似于2016年—2017年。2025年下半年实际GDP增速或保持稳定,以及通胀水平和地产行业有望改善,市场预期逐渐修正悲观预期,债券收益率持续上行。
吕品也认为,经历了今年第二轮市场调整,市场对于债券整体谨慎的观点偏多,对于股市和商品的乐观态度较强。从全年维度来看,降息预期下降、股市稳步上涨、通胀预期抬升等因素可能会持续扰动债券市场,利率调整可能并未完全结束。“我们维持中期策略10年国债1.6%—1.9%的判断。”吕品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