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文章正文

“中国船舶+中国重工”重组申请获受理船舶龙头上市公司整合再进一步

加入日期:2025-5-9 9:49:38

  中华财富网(www.515558.com)2025-5-9 9:49:38讯:

中证报中国船舶5月8日晚间发布公告称,中国船舶拟向中国重工全体换股股东发行A股股票的方式换股吸收合并中国重工,2025年5月8日,公司收到上海证券交易所出具的《关于受理中国船舶工业股份有限公司发行股份购买资产申请的通知》,相关申请已获得上交所正式受理。中国船舶中国重工的整合进程又迈出关键一步。

随着国资央企改革不断深化,船舶制造这一关系国家战略安全和高端制造能力的核心领域,正在迈入新一轮结构优化与技术升级周期。本次重组的推进,不仅顺应行业趋势与国家部署,也有望通过整合资源、统一规划、集中研发、优化产能,全面释放协同效应,打造全球领先的现代化船舶制造航母。

业内人士表示,本次合并为A股市场罕见的大型央企平台整合,将重构我国船舶工业格局,亦标志着船舶强国战略驶向纵深领域。

深化国企改革 规范同业竞争格局

中国船舶中国重工分别是原中船工业集团与中船重工集团的旗下上市公司,2019年两大集团合并后,两家公司同属中船集团旗下,业务高度重叠,形成实际意义上的“兄弟公司”。

本次换股吸收合并,将彻底解决历史遗留的同业竞争问题,推动船舶制造资源的统筹调配。据介绍,交易完成后,中国船舶将全面承接中国重工旗下的优质造船企业及配套资源,包括大连造船、武昌造船、北海造船等骨干企业,实现造船、修船、海工装备等全链条业务集中于一个资本平台。

这不仅有助于企业主责主业更加清晰、核心资源更加聚焦,也将提升国有资本运营效率和资本市场整体形象。重组后的中国船舶将真正实现“统一指挥、统一研发、统一市场、统一品牌”的管理体制,打造我国船舶工业领域的旗舰型上市公司。

规模优势重构 综合实力显著增强

根据中国船舶中国重工2024年度财务数据测算,重组完成后,中国船舶总资产将从合并前的1800多亿元跃升至4000多亿元,营业收入超过1300亿元。届时,存续公司接单能力、产能规划、资本结构及技术研发支撑能力将获得全面提升。

以手持订单为例,截至2024年末,中国船舶累计手持民品船舶订单322艘/2461.07万载重吨/2169.62亿元;中国重工手持订单为216艘、合计3030.97万载重吨,同比增长53.2%,所有业务板块在手订单合计金额2337.68亿元。整合完成后,公司合并订单规模位列全球造船企业首位,超过韩国现代重工、三星重工等传统强企,具备主导行业发展的能力。

区域协同布局构建全国一体化造船产业链

技术层面,本次整合后中国船舶将全面强化自主建造能力,并巩固各类主力船型批量化生产基础。

中国船舶旗下江南造船、外高桥造船、中船澄西、广船国际等实力船厂,有望与重工系统下的大连船推、武船重装、武汉重工、江增重工等核心配套企业深度协同,构建更为丰富的高端船舶研制体系,助力中国标准走向全球。

此外,中国船舶未来还将在智能船舶、绿色动力、深海装备、无人航行等战略方向加大投入,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

这一“花开多地”布局既有利于区域协调发展,也利于应对当前全球地缘不确定性带来的链条安全风险。同时,还可以通过供应链整合、采购统一、物流协同降低采购成本,提高制造效率,推动集团整体盈利能力持续改善。

打造具备全球竞争力的一流船舶上市公司

两船真正实现合并后,将进一步提升存续公司治理水平、深化混合所有制改革、加强研发协同,强化内部激励与资源配置机制,通过持续优化产业链、供应链、资金链,打造具备全球竞争力的一流船舶上市公司。

借助本次整合,中国船舶不仅在资产规模、市值规模、订单规模等层面有望登顶全球,更将在绿色高端船型研制、国际市场拓展、国际标准制定中掌握更多话语权,真正成为“中国制造”走向世界的标杆力量。

编辑: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