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财富网(www.515558.com)2025-4-27 12:28:55讯:
(以下内容从中国银河《电子:“自主可控”和“AI+”仍为科技主线》研报附件原文摘录) 核心观点 事件:中共中央政治局4月25日召开会议,分析研究当前经济形势和经济工作。会议强调,培育壮大新质生产力,打造一批新兴支柱产业。持续用力推进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创新推出债券市场的“科技板”,加快实施“人工智能+行动。 强调关键核心技术攻关,自主可控势不可挡:早在2015年,《中国制造2025》发布,就已明确提出要提升核心基础零部件、关键基础材料的自主保障能力。此后,我国科技发展战略从跟随式赶超逐渐转向科技自立自强。2020年以来,我国进一步完善自主可控政策体系,“十四五”规划中明确提出要加快科技自立自强,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在此期间,我国一些关键领域的自主可控技术也逐渐成熟,无其是国产半导体设备在多个关键环节取得了重要进展。从半导体设备的国产化率来看,我国刻蚀设备、薄膜沉积设备、清洗设备、CMP抛光设备的国产化率位于10%-30%之间,热处理设备国产化率位于30%-40%之间;去胶机国产化率达到了90%。但是,量/检测设备、离子注入设备、涂胶显影设备国产化率仍较低,处于5%以下;光刻设备国产化率仅不到1%,高端半导体材料和CPU、GPU等高端芯片仍或待突破。此次会议中提出的核心技术攻关,将激发电子产业链的创新活力、提升产业链各环节的协同创新能力,形成更加紧密的产业合作生态,也将增强市场对电子产业链的信心,吸引更多的长期投资,为电子产业链的发展提供充足的资金支持 布局长远,加快实施“人工智能+”行动:人工智能(AI)作为21世纪最具变革性的技术之一,正在重塑全球科技发展的格局。近年来,AI依托机器学习、深度学习、神经网络的进步,已成为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技术融合的核心纽带。它不仅改变了传统行业的运作模式,还催生了自动驾驶、智能医疗等新的产业和商业模式,不断向多个行业、更深层次的场景渗透。AI已不仅仅是技术工具,更是全球科技权力的新载体,其地位从“辅助技术”逐渐升级为“战略基础设施”。在全球科技竞争日益激烈的背景下,我国强调加快实施“人工智能+”行动,有助于我国在人工智能领域抢占制高点,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中掌握主动权。从产业发展的角度看,“AI+消费电子终端也有望借助政策红利快速渗透、拓展市场规模,进而带动中游制造和上游芯片、设备等行业的发展,为经济增长添砖加瓦。 投资建议:看好国产替代相关公司,建议关注:中芯国际、北方华创、拓荆科技、中微公司、寒武纪、海光信息、长电科技、江丰电子等。看到“AI+”相关公司,建议关注:蓝思科技、鹏鼎控股、领益智造、水晶光电、蓝特光学、恒玄科技、中科蓝讯、乐鑫科技、敏芯股份、普冉股份、艾为电子。 风险提示:研发进展不及预期的风险;AI发展不及预期的风险;国际贸易的风险;地缘政治的风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