挖掘预期差,基金经理详解“烟蒂股”持仓策略
值得一提的是,“烟蒂股”的流行趋势显示出基金经理对安全边际的挖掘正主导投资需求,也暗含了在不确定性因素增多的市场中挖掘预期差的策略,并重视选股对象的现金流优势。
平安估值精选混合基金经理王博接受券商中国记者采访时表示,“烟蒂资产”通常在市场预期不明朗或行业趋势不清晰时受到青睐。这种策略依赖于市场对公司的低估,通过寻找市场价格低于内在价值的股票,利用预期差获取收益。赔率和胜率取决于市场共识与企业实际价值之间的差距,预期差越大,潜在收益越高。
从赔率和胜率的角度来看,“烟蒂资产”的投资逻辑更多依赖于市场预期与企业实际价值之间的“预期差”。当市场对某行业或公司的短期经营风险过度放大,或者对行业成长性、景气度的判断存在偏差时,“烟蒂资产”的股票可能会被错杀,从而出现显著的低估。这种预期差越大,“烟蒂资产”的赔率(潜在收益空间)也就越高。然而,此类股票的胜率则取决于投资者对行业和公司的深入研究能力,能否准确识别出被低估的价值,并在合适的时机介入。
王博认为,“烟蒂资产”股票的核心特征包括:其一,稳定经营能力:“烟蒂资产”的公司往往拥有较为成熟的业务模式,能够持续产生稳定的现金流,即使在行业景气度较低的阶段,也能维持基本的经营运转。其二,现金流充裕:这类公司通常现金流健康,甚至能够持续产生自由现金流,这为其提供了较强的抗风险能力和潜在的股东回报能力。其三,市值低估:由于市场对行业或公司的短期风险过度担忧,“烟蒂资产”的股票往往被阶段性低估,其市值显著低于企业的内在价值。
“持仓‘烟蒂资产’股票的预期空间主要体现在短期估值修复:市场情绪改善或行业景气度回升时,股票价格向内在价值回归。”王博认为,部分“烟蒂资产”类型的股票也具有长期价值增长:优质企业通过经营改善或行业周期向好,实现长期价值提升,其中,行业周期或者企业经营周期的钟摆幅度越大的行业,通常预期空间更大一些。
创金合信基金首席经济学家、基金经理魏凤春也向券商中国记者指出,“烟蒂资产”如同被丢弃的烟蒂,指那些市场价格远低于内在价值的股票。当市场处于熊市末期或经济衰退后期,投资者的风险偏好显著降低,对安全边际的追求成为主导。此时,整体市场估值较低,资金倾向于寻找那些有坚实价值支撑的投资标的,“烟蒂资产”便迎来了受青睐的时机。
魏凤春认为股票市场的“烟蒂资产”股票特征比较鲜明。从市值角度看,这类股票通常市值较小,所处行业并非市场热门赛道,因而未得到市场的充分关注与挖掘。在现金流方面,尽管企业成长性欠佳,但能够产生一定的现金流以维持日常运营,它不是“劣质资产”,充裕的在手现金储备则进一步提升了其安全边际。
“投资者在持仓‘烟蒂资产’股票时,更多关注其下跌空间有限、安全边际高的特性。”魏凤春告诉券商中国记者,这类“烟蒂资产”股票的预期收益并非源于短期内的业绩快速增长,而是依赖市场对其价值的重新审视与发现,进而推动股价向内在价值回归。不过,这一价值回归过程往往较为漫长。他强调,需要注意“烟蒂资产”的价值陷阱,这类企业往往处于夕阳行业,即便股价便宜,潜在上升空间也可能受限,还可能面临行业长期衰退风险。债务风险高的企业即便股价处于低位,也可能因基本面持续恶化而陷入价值陷阱,导致股价持续下跌。投资者在运用“烟蒂投资”策略时,必须全面评估企业基本面、行业前景等多方面因素,方能在投资中趋利避害。
责编:王璐璐
排版:刘珺宇
校对:刘榕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