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文章正文

10月29日机构强推买入 6股极度低估

加入日期:2025-10-29 6:35:19

  中华财富网(www.515558.com)2025-10-29 6:35:19讯:

  长安汽车

  民生证券——系列点评三十一:25Q3毛利率环比提升智驾、机器人发展提速

  事件概述:公司发布2025年三季报:2025Q3营业收入422.4亿元,同比+23.4%,环比+9.6%;归母净利润7.6亿元,同比+2.1%,环比-18.6%;扣非归母净利5.4亿元,同比+5.8%,环比-21.9%。  营收同环比增长毛利率环比提升。收入端:自主销量提升促进营收。2025Q3公司合并报表销量47.1万辆(中汽协口径),同比+26.8%,环比+13.3%;新能源销量27.2万辆,同比+81.2%,环比+5.8%;公司总营收为422.4亿元,同比+23.4%,环比+9.6%,营收同环比增长强于销量主要受销量提升驱动;ASP:2025Q3单车ASP达9.0万元,环比-0.3万元;伴随公司后续推出启源A06、启源全新Q05、深蓝L06三款主流市场新能源产品,销量及ASP有望得到进一步改善。毛利率:2025Q3公司毛利率15.7%,同比+0.0pct,环比+0.5pct,三季度降本入账金额增加,受益反内卷及规模效应毛利率环比提升,后续伴随公司降本工作的推进,毛利率有望环比改善。  受海外库存及汇兑影响净利环比下降。费用端:2025Q3销售/管理/研发/财务费用率分别为7.1%/2.5%/4.2%/-0.3%,环比+0.1/-0.6/-0.5/-0.3pct,管理、研发费用率环比下降,财务费用变动主要系主要因汇兑收益及利息收入增加影响。投资收益端:2025Q3对联营企业和合营企业的投资收益0.8亿元,同比+3.9亿元,环比+0.7亿元。净利端:2025Q3归母净利润7.6亿元,同比+2.1%,环比-18.6%。  长安汽车新集团成立深化资源整合协同。2025年7月,中国长安汽车集团有限公司在重庆挂牌成立,整合了长安汽车、辰致集团等117家分子公司,明确了集团的战略定位及核心目标:打造具有全球竞争力、拥有自主核心技术的世界一流汽车集团。新业务方面,公司计划2028年量产下线人形机器人,2030年推出航线飞行汽车产品并商业化运作,同时与京东集团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推进全渠道营销和售后服务。我们认为新集团成立有助于深化资源整合、强化产业链协同,提升长安汽车的治理效率和国际化运作水平,推进公司智驾、机器人业务加速发展。  投资建议:我们看好公司电动智能转型,叠加华为智能化赋能,预计2025-2027年收入分别为1,896/2,095/2,335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63.1/81.6/109.4亿元,EPS分别为0.64/0.82/1.10元,对应2025年10月27日12.61元/股的收盘价,PE分别为20/15/11倍,维持“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行业需求下滑;自主品牌销量不及预期;行业“价格战”加剧;出口销量不及预期。

  燕京啤酒

  东海证券——公司简评报告:U8韧性较强,改革持续兑现

  投资要点  事件:公司发布2025年三季报,2025Q1-Q3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34.33亿元(同比+4.57%,下同),归母净利润17.70亿元(+37.45%),扣非净利润16.85亿元(+33.59%)。其中,Q3营业收入48.75亿元(+1.55%),归母净利润6.68亿元(+26.00%),扣非净利润6.49亿元(+24.60%)。  Q3需求平淡,销量增速放缓,产品结构升级延续。2025年Q1-Q3公司销量为349.52万千升(+1.39%),其中Q3啤酒销量为114.35万千升(+0.10%),Q3啤酒销量增速明显放缓预计受禁酒令影响,酒类市场需求整体平淡。2025年Q1-Q3吨营收为3843.27元/千升(+3.14%),其中Q3吨营收4263.23元/千升(+1.46%),得益于公司坚定大单品战略执行,U8继续保持良好增长势能及销售占比的提升,推动产品结构持续改善。  成本下降及经营效率提升,释放盈利弹性。2025年Q1-Q3毛利率为47.19%(+2.10pct),其中Q3毛利率为50.15%(+2.16pct),成本红利的释放为主要驱动,2025年Q3吨成本同比下降2.74%至2125.05元/千升。费率:公司深化卓越管理体系建设,加快供应链智能化转型和数字化建设步伐,有效促进全链条效率提升。2025Q1-Q3期间费用率为22.25%(-1.38pct),其中销售费率为11.59%(-0.39pct),管理费率为10.24%(-0.98pct),费率整体管控较好;其中,Q3销售费率为13.80%(-0.06pct),管理费率为10.06%(-0.85pct)。净利率:2025Q1-Q3归母净利率为13.18%(+3.15pct),其中Q3归母净利率13.70%(+0.33pct),盈利能力持续提升。  投资建议:尽管短期受到禁酒令政策的影响,市场需求偏淡,但公司积极发力零售渠道,U8延续良好增长态势,我们认为U8的增长较为健康;长期看,区域和渠道拓展空间仍较广阔,U8的成长具有持续性。经营上,公司深化卓越管理体系,推动经营质效稳步提升,短期叠加成本红利释放,公司改革持续兑现;长期持续看好公司降本增效。预计2025/2026/2027年公司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5.03/18.07/21.16亿元,增速分别为42.41%/20.22%/17.09%,对应EPS为0.53/0.64/0.75元,对应当前股价PE分别为21.99/18.29/15.62,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U8销量增长不及预期、产品结构升级不及预期、食品安全问题。

  青岛啤酒

  万联证券——点评报告:营收下滑,高端化与成本红利驱动利润增长

  事件:  2025年10月27日,公司发布2025年三季度报告。  投资要点:  需求端承压致营收小幅下降,但利润保持正增长。2025年前三季度公司累计实现营业收入293.67亿元(YoY+1.41%),实现归母净利润52.74亿元(YoY+5.70%),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49.22亿元(YoY+5.03%)。其中,2025年第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88.76亿元(YoY-0.17%),营收同比增速自2024Q4以来首次由正转负,我们判断可能与当季全国雨水较多,以及餐饮行业整体疲软有关;实现归母净利润13.70亿元(YoY+1.62%),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12.90亿元(YoY+2.41%),净利润在营收下降的情况下依旧同比上升,我们认为可能与产品结构提升、原料成本下降以及期间费用管控有效有关。前三季度青岛啤酒) href=/600600/>青岛啤酒(600600)累计实现产品销量689.4万千升(同比+1.6%),其中主品牌青岛啤酒实现产品销量399万千升(同比+4.1%),中高端以上产品实现销量293.5万千升(同比+5.6%),显示中高端产品的销量增速更高,产品结构有所提升。  高端化与成本红利驱动利润增长,费用端销售费用率有所下降。2025年第三季度公司毛利率为43.56%,同比+1.44pcts,净利率为16.09%,同比+0.24pcts。受益于大麦等啤酒原材料成本下降,以及公司产品结构升级,带动公司毛利率提升。费用端,2025年第三季度公司销售费用率/管理费用率/研发费用率/财务费用率分别为0.42pcts/+0.07pcts/+0.08pcts/0.41pcts,销售费用率同比下降表明企业销售费用投入更加精细、高效。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短期来看,成本下降红利有望延续,天气好转以及全运会赛事举办有望使得啤酒需求回暖。长期来看,公司作为国产啤酒龙头,近年来在高端/超高端市场均布局,未来高端化推动均价提升仍有空间。我们维持公司盈利预测,预计公司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为47.95/52.29/56.44亿元,同比增长10.35%/9.06%/7.95%,对应EPS为3.51/3.83/4.14元/股,10月28日股价对应PE为19/17/16倍,维持“增持”评级。  风险因素:原材料及包材价格波动风险、行业竞争加剧风险、食品安全风险、经济复苏不及预期风险。

  中国神华

  华源证券——电力量增本降拉动业绩,Q3环比增长经营稳健

  投资要点:  事件:公司发布2025年三季报。2025Q1-3,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131.5亿元,同比-16.6%;实现归母净利润390.5亿元,同比-10.0%;实现扣非后归母净利润387.0亿元,同比-15.9%。2025年Q3,公司实现营业收入750.4亿元,同比-13.1%,环比+9.5%;实现归母净利润144.1亿元,同比-6.2%,环比+13.5%;实现扣非后归母净利润143.9亿元,同比-13.1%,环比+14.2%。  前三季度煤炭量价承压,发力成本控制对冲市场压力。2025Q1-3,产量方面,公司实现商品煤产/销量2.51/3.17亿吨,同比-0.4%/-8.4%,实现自产煤销量2.49亿吨,同比-1.3%,自产煤中年度长协煤销量占比67.7%,同比-5.1pct,公司产销量及年度长协煤占比均下降;价格方面,实现煤炭综合售价487元/吨,同比-13.7%,自产煤均价470元/吨,同比-10.6%,自产年度长协煤均价452元/吨,同比-8.1%,自产非年度长协煤均价508元/吨,同比-17.5%,受行业下行影响公司煤价同比承压;成本方面,实现自产煤吨煤生产成本173.2元/吨,同比-7.5%,成本显著优化;毛利方面,实现煤炭业务毛利485.3亿元,同比-18.1%,实现自产煤销售毛利463.9亿元,同比-18.2%,自产煤吨煤毛利186.5元/吨,同比-17.1%,受价格影响毛利同比下降。  Q3煤炭量增价跌,成本环比微增保持稳健。单Q3看,产量方面,实现商品煤产/销量0.86/1.12亿吨,环比+3.1%/+5.7%,实现自产煤销量0.87亿吨,环比+4.1%,自产煤中年度长协煤销量占比63.0%,环比+2.8pct,公司产销量环比上升,年度长协占比自Q2下降后小幅回升;价格方面,实现煤炭综合售价476元/吨,环比-1.0%,自产煤均价455元/吨,环比-3.7%,自产年度长协煤均价433元/吨,环比+5.9%,自产非年度长协煤均价492元/吨,环比-13.4%,公司2025年Q1、Q2、Q3的自产煤长协及非长协均价波动与行业存在偏差,或为产品结构及销售策略调整所致;成本方面,实现自产煤吨煤生产成本163.4元/吨,环比+1.7%,Q3成本小幅回升,仍保持Q2以来严控成本的经营策略;毛利方面,实现煤炭业务毛利160.0亿元,环比-5.9%,实现自产煤销售毛利153.4亿元,环比-4.3%,自产煤吨煤销售毛利176.7元/吨,环比-8.0%。单Q3看,公司自产煤价格环比下降,成本环比上升,煤炭业务盈利能力环比小幅下降。  Q3电量环比季节性大增同比微降,电煤成本下降大幅抬升电力业务同环比盈利,带动前三季度电力盈利同比转增。2025Q1-3,公司实现发售电1628.7/1530.9亿千瓦时,同比-5.4%/-5.5%;平均利用小时数3417小时,同比-10.9%;实现售电均价382元/兆瓦时,同比-4.5%,单位售电成本327.5元/兆瓦时,同比-8.0%,发电分部单位毛利81.6元/兆瓦时,同比+17.8%,盈利提升主因煤价下降带动成本降低。2025Q3,公司实现发售电640.9/601.8亿千瓦时,环比+32.5%/+32.4%,同比-2.3%/-2.5%;发电分部单位收入40.9元/兆瓦时,环比-5.5%,同比-4.6%;发电分部单位成本31.0元/兆瓦时,环比-13.8%,同比-14.4%,公司电煤成本或滞后于市场煤价,助力Q3实现电力成本环比显著下降;发电分部单位毛利99.1元/兆瓦时,环比+35.6%,同比+48.2%;发电分部毛利59.6亿元,环比+79.6%,同比+44.5%,Q3电煤成本显著下降大幅抬升同环比盈利,并带动前三季度电力盈利同比转增。  注入集团资产解决同业竞争,优化资源配置增强一体化运营能力。2025年8月,公司公告收购国家能源集团旗下13家标的公司,截至2024年底,标的资产合计的总资产为2,583.62亿元,合计的归母净资产为938.88亿元;2024年度,标的资产合计实现营业收入为1,259.96亿元,合计的扣非归母净利润为80.05亿元,合计的剔除长期资产减值损失影响后的扣非归母净利润为98.11亿元。从战略上看,此次重组是公司长期以来对解决同业竞争问题承诺的重要落地,既解决同业竞争问题,又有利于提高上市公司资源储备规模与核心业务产能,促进煤炭产业全链条资源优化配置,进一步提高一体化运营能力。  盈利预测与评级:我们预计公司2025-2027年的归母净利润为530.7、550.4、566.3亿元,当前股价对应的PE分别为16.0、15.4、15.0倍,我们认为非永续资产的估值对久期长度的敏感性极高,而无论是从实体基本面还是从财务报表来看,公司对煤炭行业整体需求波动的抵抗能力都远高于行业平均水平。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煤炭价格超预期下跌,电价超预期下跌,新能源转型速度大幅加快。

  东鹏饮料

  野村东方国际证券——全国化战略驱动多品类实现量增

  三季报业绩符合我们预期  据公司10月24日发布的三季报,公司2025年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168.4亿元,同比增长34.1%;归母净利润37.6亿元,同比增长38.9%。其中,第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61.7亿元,同比增长30.4%;归母净利润13.9亿元,同比增长41.9%。公司业绩符合我们预期。  全国化战略驱动产品量增,多品类布局逐步完善  据公司三季报,前三季度广东区域实现营收38.8亿元,占公司总营收的23.1%,占比同比下滑4.2个百分点,体现全国化战略成效。全渠道建设方面,线上渠道实现营收4.9亿元,同比增长48.9%。全渠道精耕策略与全国销售渠道开拓带动了主要大单品销量增长。其中,能量饮料占比下滑9.3个百分点,电解质饮料/其他饮料占比分别提升7.3/2.0个百分点,说明公司产品多元化有序推进。我们认为,随着公司持续推进全渠道策略,不断拓展和加密全国渠道布局,公司各大单品有望持续放量;此外,通过渠道复用,新品放量速度有望加快,公司营收规模增长动力将得到持续保障。  盈利能力提高,主要受益于原料价格下行和公司控费能力提升  据公司三季报,公司2025年前三季度毛利率为45.2%,同比提高0.1个百分点,主要系原材料价格下降;公司净利率22.3%,同比提高0.8个百分点。我们认为净利率改善主要系公司费用控制能力提升驱动。前三季度公司销售费用率/管理费用率/研发费用率分别为15.5%/2.5%/0.3%,除管理费用率持平外,销售费用率/研发费用率分别同比下降0.9/0.1个百分点。展望未来,我们认为随着公司规模效应提升、渠道精细化运作能力不断增强,盈利能力有望持续提升。  维持增持评级,上调目标价至352.81元,隐含22.9%的上行空间  由于公司三季度业绩符合我们的预期,我们维持公司2025-2027年营收和归母净利润预测不变。随着市场开始关注公司2026年业绩,我们将估值基准年份切换至2026年。我们采用33倍的目标市盈率进行估值(原为40倍),与可比公司2026年预测市盈率均值(32.8倍)基本一致,以反映我们对公司未来盈利增速的预期与可比公司平均水平相近。  基于2026年预测每股收益10.69元(原为2025年预测每股收益8.67元),我们将目标价从346.86元上调至352.81元,潜在上行空间为22.9%,维持增持评级。主要下行风险包括:新产品与新市场业务拓展不及预期的风险、原材料价格波动风险、市场竞争风险以及食品安全风险。

  宁德时代

  广发证券——25Q3业绩符合预期,看好动储需求景气

  核心观点:  25Q3业绩符合预期,单位盈利保持稳定。25Q1-Q3,公司实现收入2830.72亿元,同比+9.28%,归母净利润490.34亿元,同比+36.2%。分季度来看,25Q3公司实现收入1041.86亿元,同比+12.90%,归母净利润185.49亿元,同比+41.21%,环比+12.26%,扣非归母净利润164.22亿元,同比+35.47%。毛利率25.8%,净利率19.13%。25Q3公司出货量165GWh,其中动力80%、储能20%,确收量略低于出货量,差异主因储能需要安装验收后确收。我们测算,25Q3单位扣非净利为0.11元/Wh,自24年以来一直保持稳定,未来有望保持。  需求端看好动力&储能增长前景。驱动因素为国内电动重卡高增、单车带电量提升以及大储具备经济性。(1)电动重卡:目前商用车在动力电池出货中占比20%,随着基础设施完善,电动重卡跨越经济性拐点,渗透率有望进一步提升(目前仅为23%);(2)单车带电量:纯电&增混车型单车带电量提升趋势明显;(3)储能:国内136号文完善大储商业模式,海外光储平价和数据中心建设刺激需求增长。  供给端产能释放有望带动份额提升。国内山东济宁、江西宜春、福建厦门等地均有扩产。海外匈牙利工厂预计25年底投产,印尼工厂和西班牙工厂亦在稳步推进。随着未来产能释放,国内外市场份额均有望进一步提升。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预计25-27年归母净利润为686/891/1126亿元,同比+35.2%/29.9%/26.3%。考虑未来增长空间、市场地位和可比公司估值水平,给予26年25xPE估值,A股合理价值488.14元/股,锂电龙头在港股具备稀缺性,给予26年30xPE估值,人民币对港币汇率为1元:1.09港元,港股合理价值638.49港元/股,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电动车销量不及预期;储能需求不及预期;技术升级不及预期;上游原材料价格波动。

编辑: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