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财富网(www.515558.com)2025-10-28 6:24:46讯:
长城汽车
华泰证券——Q3销量创新高,关注魏牌坦克新车
公司公布三季度业绩:收入612亿元,同环比+21%/17%;归母净利润23亿元,同环比-31%/-50%,业绩符合我们预期,我们认为三季度盈利下滑主要系独联体国家报废税返还递延。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536亿元,同比+8%;归母净利润86亿元,同比-17%。考虑到公司Q4的强势新车周期,新能源转型与出海将持续加速,新品放量下利润有望继续改善,维持“买入”评级。 Q3销售35万台创历史三季度新高,费用率稳定可控 公司25Q3销售新车35万辆,同比+10%。得益于高山8、9等新车上市,公司25Q3销售新能源乘用车达12万辆,同环比+49%/+21%,新能源渗透率由24Q3的27%提升至25Q3的33%。受产品和销售结构改变影响,25Q3公司毛利率18.4%,同环比-2.4/-0.4pct。单车收入和毛利分别为17.3/3.2万元,环比+4%/2%。费用端,25Q3期间费用整体稳定可控,销售/管理/研发/财务费用率分别4.8%/1.6%/3.9%/0.2%,环比-0.5/-0.2/-0.5/+1.5pct。得益于公司营销传播效率提升,销售费用率环比改善。我们看好Q4规模效应提升带动收入增长和费用率的持续改善。 高山7、坦克400等新车周期密集,高端化战略继续深化 公司25Q4新车周期保持强势,其中魏牌和坦克值得关注。魏牌高山7已于10月15日上市,售价28.58万元。智能化(CoffeePilotUltra)、大空间(相较同价位的竞品艾力绅车长长约1m)、强性能(Hi4性能版)等是新车的核心优势。同时,魏牌新豪华SUV有望于26年上半年上市,超5.3m的车长和新800V混连架构等值得期待。10月22日全新坦克400智驾版开启预售,Hi4-T/Hi4-Z版本预售价分别为30.98/32.98万元。改款搭载第二代Hi4-T架构,智能化系统进一步升级,并且新增Hi4-Z版本(更适配城市通勤场景),我们预计有望实现5000台以上的月销量。 海外产能释放+市场复苏+新品投放,Q3海外市场销量回暖 25Q3公司海外销量33.4万辆,同比+3%。销量端表现强劲;9月海外销量5万辆,同比+14%创新高。原因是:1)巴西工厂于8月16日正式竣工投产,作为拉美核心的全工艺制造中心,年产能5万辆,以巴西为枢纽辐射阿根廷、智利等周边市场;2)独联体市场:哈弗品牌在优势市场持续发力,叠加哈弗H6海外版在乌兹别克斯坦等独联体市场的投放,巩固中国品牌销量冠军地位;3)公司突破右舵市场,在泰国、印尼、马来西亚等右舵市场上量。产品层面,坦克300登陆阿根廷、哈弗H9进驻多市场,SUV与越野车型的协同渗透。 盈利预测与估值 我们维持公司25-27年归母净利预测为131/159/181亿元。采用历史估值法,长城汽车)
href=/601633/>长城汽车(601633)A股近3年平均PE估值27倍,考虑市场竞争更加激烈,维持给予公司25年22xPE,维持目标价33.66元,维持“买入”评级。长城汽车H股近3年平均PE估值10倍,考虑到长城港股侧重于国际化战略考量,而公司未来全球化能力有望持续提升,给予25年14xPE(前值14x)。考虑到汇率波动,微调目标价为23.37港币(前值23.28港币),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消费需求不及预期,供应链短缺,公司新能源转型进展不及预期。
长安汽车
华泰证券——Q3毛利率环比向上,新车与出海并驱
公司公布三季度业绩:收入422亿元,同环比+23%/10%;归母净利润8亿元,同环比+2%/-19%。前三季度公司实现收入1149亿元,同比+4%;归母净利润31亿元,同比-15%。公司三季度业绩低于我们预期(Q3前瞻预计为13~18亿元),我们认为主要系汇率变化影响到财务费用和其他支出。考虑到新车深蓝S09、启源Q07上市放量,规模效应有望提升新能源车盈利能力,维持“买入”评级。 公司新能源渗透率提升至约48%,Q3毛利率继续环比向上 公司25Q3销售新车71万辆,同比+25%。得益于启源Q07等新车表现,公司新能源转型卓有成效。25Q3销售新能源乘用车达25万辆,同环比+83%/9%,新能源乘用车渗透率由24Q3的33%提升至25Q3的48%。受益于公司产品结构调整和规模效应释放等的影响,25Q3公司毛利率为15.7%,同环比微增/+0.5pct。费用端,25Q3销售/管理/研发/财务费用率分别为7.1%/2.5%/4.2%/-0.3%,环比+0.1/-0.6/-0.5/+2.0pct。展望25Q4,我们看好公司新能源和全球化提速,规模效应释放下销售和管理费用率有望实现进一步优化。 Q4启源和深蓝新车密集发布,10-20万元产品矩阵扩容增强 展望25Q4,聚焦于10-20万元新能源市场,公司预计发布多款启源和深蓝新车,我们看好新车的上市表现:1)启源A06:首秀后订单约8000台,并于9月28日开启预售。定位中型轿车,提供增程和纯电双动力,搭载800V平台以及天枢智驾激光版(含激光雷达),我们预计如果正式售价下探至10万元,月销展望或达1万辆以上。2)启源Q05改款:于10月开启盲订,定位紧凑型纯电SUV,首发4纳米制程的车规级芯片,配备带激光雷达的驾驶辅助系统。3)深蓝L06:预计Q4上市,定位中型轿跑,运动感外观叠加全系标配激光雷达和3nm芯片,或有望成为大众中型轿车市场新爆款。 Q3海外销量同比+11%,欧洲市场突破成效显著 长安汽车在25Q3全力推进品牌出海向产业出海跃迁,25Q3公司海外销量46.5万辆,同比+11%,增长迅速。销量端表现强劲,9月海外销量达6万辆,同比增长8%,核心市场突破成效显著。欧洲市场方面,长安汽车亮相慕尼黑车展,9月深蓝S07右舵英国上市发布,长安汽车已于挪威、德国、英国上市,深耕布局点亮欧洲十国。截至Q3末,公司全球渠道网点已超14000个,仓储物流与用户服务体系通过国际合作持续完善,为后续销量释放奠定基础。在全球车型发布和欧洲重点市场突破收效显著的背景下,我们看好公司25Q4及26年海外市场实现进一步拓展。 盈利预测与估值 考虑到新能源汽车行业,特别是大众经济型市场竞争加剧,或影响单车盈利表现,我们下调25-27年收入预测为1803/2025/2264亿元(下调幅度5%/5%/2%),25-27年归母净利润预测为56/79/95亿元(下调幅度28%/17%/12%)。我们看好公司26年后新能源转型、海外放量、机器人等长期逻辑,切换至26年估值可更合理评估企业价值。采用分部估值,给予传统业务26年12倍PE(前值25E15x),估值924亿元;给予“深蓝+阿维塔”业务26年1.0倍PS(前值25E1.1xPS)。对应总市值1532亿元,下调目标价为15.45元(前值16.37元),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消费需求不及预期;供应链短缺;地缘关系持续紧张。
燕京啤酒
财信证券——2025年三季报点评:量稳价增,盈利能力提升
受宏观经济环境和外部政策影响,公司增长动能有所转弱。2025Q1-3,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34.33亿元,同增4.57%;实现归母净利润17.70亿元,同增37.45%,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16.85亿元,同增33.59%;单Q3,公司实现营业收入48.75亿元,同增1.55%;实现归母净利润6.68亿元,同增26.00%;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6.49亿元,同增24.60%。 量稳价增,U8增长势头良好。2025年前三季度,公司啤酒销量为349.52万千升,同比增长1.39%;吨营收为3843元/千升,同比增长3.13%。单三季度,公司啤酒销量为114.35万千升,同比增长0.10%;吨营收为4263元/千升,同比增长1.45%。报告期内,面对复杂变动的市场环境,公司坚定执行大单品战略,核心产品燕京U8保持良好增长态势,有力地带动整体产品结构升级,而其他产品业务表现承压,或存在季节间节奏问题。 降本增效趋势延续,带动净利率提升。2025Q3,公司综合毛利为50.15%,同比和环比分别提升2.16pp、2.45pp。毛利率提升主要受益于吨营收提升和吨成本下降,其中,吨营业成本同比下降2.76%。费用方面,销售费用率/管理费用率/财务费用率分别为13.80%/11.77%/-1.22%,分别同比-0.06/-0.87/+0.06pp。共同作用下,净利率提升2.79pp至16.17%。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预计公司2025-2027年营业收入分别为152.33/158.17/163.57亿元,同比增长3.86%/3.83%/3.41%;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5.51/18.06/20.32亿元,同比增长46.89%/16.46%/12.54%;对应当前股价的PE分别为22/19/16倍。公司以改革变革为主线,坚持大单品战略,核心产品表现优异。展望未来,U8有望保持良好增长态势,带动产品继续中高端化升级;经营效率提升,单位成本和费率下行,有望带动利润率持续提升。因此,维持“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行业竞争加剧;原材料价格大幅波动;食品安全问题等。
中国神华
方正证券——公司点评报告:煤电协同赋能业绩韧性,龙头高股息凸显价值
事件:公司发布2025年三季报,2025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131.5亿元,同比下降16.6%;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390.5亿元,同比下降10.0%;其中Q3公司实现营业收入750.4亿元,同比下降13.1%;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44.1亿元,同比下降6.2%。 长协为主,煤价降幅较小。1)产销方面,2025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商品煤产量2.5亿吨,同比-0.4%;煤炭销售量3.2亿吨,同比-8.4%,其中自产煤销量2.5亿吨,同比-1.3%,产销基本稳定,而实现外购煤销量6780万吨,同比-27.5%。2)售价方面,公司售价随市场煤价下行,2025前三季度煤炭销售平均价格(不含税)为487元/吨,同比下降13.7%。3)成本方面,贸易煤量降低、自产煤成本降低,导致煤炭成本降低,2025前三季度公司吨煤成本339元/吨,同比下降14%,自产煤销售成本284元/吨,同比-6%,自产煤生产成本173元/吨。同比-7.5%。4)总体而言,公司实现煤炭收入1591亿元,同比-21.1%,实现营业成本1106亿元,同比-22.3%,实现总毛利485亿元,同比-18.1%。 电力方面,煤炭采购价格下跌带来成本下降。1)公司发电量有所下降。2025前三季度公司实现总发电量1628.7亿度,同比-5.4%;实现总售电量1531亿度,同比-5.5%;公司发电小时数3417小时,同比-10.9%,其中境内燃煤发电3520小时,同比-9.7%。2)价格方面,由于市场电价下跌,公司售电价也有所下跌。2025前三季度公司平均度电价格0.382元,同比下降4.5%,度电成本0.328元,同比约下降8.0%,度电毛利0.054元,同比+22.2%。3)综合来看,公司售电总收入652亿元,同比-9.0%;售电成本527亿元,同比-12.8%,售电毛利12.5亿元,同比+11.3%。4)单季度来看,公司Q3电力业务实现毛利59.6亿,同比+44.5%,环比+79.6%,业绩改善幅度明显。 公司业绩稳健,高股息提高投资价值。公司2025年中分红率为79%,每股派发现金红利0.98元(含税),此前公司承诺2025-2027年分红比例不低于65%,相比2022年公司提出的股东回报规划的60%提升了5pct,在煤价下行压力下,公司煤电联营有望对冲煤价下跌带来的影响,业绩稳健股息有望维持。此外,公司收购杭锦能源,资源禀赋继续增强。杭锦能源旗下有1000万吨在建煤矿、1,570万吨在产煤矿及2×600MW煤电发电机组,在煤电联营的加持下,公司资源禀赋将得到充分发挥。 盈利预测及估值:预计2025-2027年公司实现归母净利润为537/567/589亿元,同比-8.43%/+5.55%/+3.88%,维持公司“强烈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下游需求不确定性风险、煤价及电价下跌风险、规划项目进度不达预期风险、资产注入进度不及预期风险。
东鹏饮料
西南证券——平台化布局深化,高质量增长延续
事件:公司发布2025年三季报,25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收168.4亿元,同比+34.1%;实现归母净利润37.6亿元,同比+38.9%;扣非归母净利润35.4亿元,同比+32.9%。单季度来看,25Q3实现营收61.1亿元,同比+30.4%;实现归母净利润13.9亿元,同比+41.9%;扣非归母净利润12.7亿元,同比+32.7%。公司25Q3业绩超市场预期,利润端表现亮眼。 能量饮料基本盘稳固,电解质水高歌猛进。分品类看,25年前三季度能量饮料、电解质饮料、其他饮料分别实现营收125.6亿元(+19.4%)、28.5亿元(+134.7%)、14.2亿元(+76.4%),占比分别为74.6%(-9.3pp)、16.9%(+7.3pp)、8.5%(+2.0pp)。能量饮料作为核心基本盘,在500ml金瓶的带动下实现稳健增长,持续巩固市场领先地位。电解质饮料“东鹏补水啦”延续高速增长态势,已成为公司强劲的第二增长引擎,公司通过推出1L大包装等产品,以高性价比及强大的渠道网络快速铺开,产品定位从运动场景拓展至所有“汗点”场景。其他饮料中,公司积极探索多品类发展,上半年推出的新品果汁茶表现优异,同时“东鹏大咖”签约韩红提升品牌形象,产品矩阵和消费场景进一步丰富。 全国化布局扎实推进,平台化基础持续夯实。分区域看,25年前三季度广东区域实现营收38.9亿元(+13.5%),全国其他区域合计实现营收103.7亿元(+41.5%)。其中,华东、华中、广西、西南、华北分别实现营收24.0亿元(+32.8%)、22.1亿元(+28.2%)、11.4亿元(+22.0%)、20.3亿元(+48.9%)、26.0亿元(+72.8%)。公司大本营市场表现稳健,全国化战略效果显著,各大区全面高增,华北市场增速领跑全国。当前公司已构建起覆盖全国且深度下沉的立体化渠道网络,未来公司将进一步加大下沉力度,加强对北方市场的覆盖,单点卖力有望持续提升。 费用投放节奏优化,盈利能力显著提升。1、25年前三季度毛利率为45.2%,同比+0.1pp,主要受益于部分原材料价格下降,25Q3单季度毛利率小幅下滑主要系毛利较低的补水啦及其他饮料等新品收入占比提升所致。2、25年前三季度销售费用率同比-0.9pp至15.5%,主要系公司在二季度已前置完成全年大部分冰柜投放等费用,三季度费用投放节奏放缓,带动盈利能力大幅提升。25年前三季度管理费用率为2.5%,同比基本持平。因定期存款利息收入减少,财务费用率同比+0.6pp至-0.4%。综合影响下,25年前三季度净利率同比+0.8pp至22.3%。3、25年前三季度公司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为178.6亿元,同比+27.6%。截至期末合同负债为35.6亿元,蓄水池储备充分,发展后劲充足。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46.1亿元、58.2亿元、71.3亿元,EPS分别为8.87元、11.19元、13.71元,对应动态PE分别为34倍、27倍、22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全国化推广不及预期、原材料价格大幅波动、食品安全等风险。
宁德时代
财信证券——三季度归母净利同比增长41%,利润率持续提升
事件:公司发布2025年三季度报告,2025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收2830.72亿元,同比增长9.28%,实现归母净利润490.34亿元,同比增长36.20%。 利润率持续提升:2025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收2830.72亿元,同比增长9.28%,实现归母净利润490.34亿元,同比增长36.20%。单看第三季度,公司实现营收1041.86亿元,同比增长12.90%,环比增长10.62%,实现归母净利润185.49亿元,同比增长41.21%,环比增长12.26%。利润率方面,公司第三季度毛利率和净利率分别为25.80%和19.13%,利润率持续提升。 持续推出创新产品:乘用车领域,公司发布了二代神行超充电池、骁遥双核电池、钠新乘用车动力电池。商用车领域,公司在去年天行系列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布了适用于重卡领域的钠新启驻一体蓄电池及面向高效物流场景的坤势底盘商用车生态解决方案。储能领域,公司宣布量产交付587Ah大容量储能专用电芯,该电芯在安全可靠性、能量密度、寿命衰减及系统效率等核心性能指标均实现全面升级;发布全球首款可量产的9MWh超大容量储能系统解决方案TENERStack,与传统的20尺集装箱系统相比,可大幅提升体积利用率及能量密度,助力用户储能项目收益率提升。 商用动力电池出货快速增长:在产品技术进步、经济性、基础设施的完善、政策的多重驱动下,国内新能源商用车迎来快速增长,目前国内电动化率已达到23%。公司正在打造重卡换电生态,加速重卡的电动化。公司商用动力电池出货快速增长、占比逐步提升,目前占总出货的比例约两成。 投资建议:预计公司2025-2027年实现归母净利润689.12、872.45、1020.43亿元,对应当前PE分别为24.69、19.50、16.67倍,公司是全球电池龙头,综合能力全面领先,我们继续看好公司未来的发展,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需求不及预期;技术路线重大变化;政策风险;竞争加剧;原材料价格大幅波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