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文章正文

沐曦股份:锚定国家算力自主可控战略,以GPU硬科技激活产业转型新动能

加入日期:2025-10-24 21:31:49

  中华财富网(www.515558.com)2025-10-24 21:31:49讯:

  在科技自立自强成为国家发展战略支撑的当下,半导体产业作为“工业粮食”,其自主可控程度直接关系到国家数字经济安全与产业竞争力。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明确提出“加快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引领发展新质生产力”,科创板则通过制度优化为科技型企业开辟资本市场绿色通道。

  沐曦集成电路(上海)股份有限公司作为国内高性能通用GPU领域的领军者,其发展不仅契合国家战略导向,更在打破海外技术垄断、完善国内半导体产业链中承担关键角色。

  科创板生态下的硬科技成长沃土

  科创板针对未盈利但技术突破显著的硬科技企业推出差异化上市标准,允许“预计市值不低于30亿元且最近一年营业收入不低于3亿元”的企业登陆,恰好适配GPU行业“高研发投入、长周期回报”的特性。沐曦股份2024年营业收入达7.43亿元,最近一次外部股权融资对应投后估值210.71亿元。

  招股书显示,沐曦自成立以来深耕GPU领域,已形成覆盖智算推理、训推一体、图形渲染的全系列产品矩阵,其曦云C500系列训推一体GPU芯片基于全自研IP、指令集和架构,在通用性、单卡性能等方面达到国内领先水平,截至报告期末累计销量超2.5万颗,已在国家人工智能公共算力平台、运营商智算平台实现规模化应用。这种“技术研发-产品落地-场景验证”的路径,正是政策鼓励的“硬科技产业化”模式,也为企业获得专项研发补贴、税收优惠等政策支持奠定基础。

  在资本支持层面,科创板“允许未盈利企业上市”的制度设计,解决了GPU企业研发投入大、盈利周期长的融资痛点。沐曦招股书显示,公司报告期内持续加大研发投入,2022—2024年研发费用分别达6.48亿元、6.99亿元、9.01亿元,累计研发投入超22亿元,占同期累计营业收入比例达282.11%,高强度研发推动公司掌握8项硬件设计、6项软件开发核心技术,累计获得境内授权专利255项(其中发明专利245项)。科创板融资将进一步补充公司研发资金,支持“新型高性能通用GPU研发”“新一代人工智能推理GPU研发”等募投项目,加速产品迭代与技术突破,形成“研发投入-技术积累-市场拓展”的正向循环。

  打破垄断的国产GPU领军者

  全球GPU市场长期由海外巨头主导,而沐曦股份通过全栈自主研发,在技术与产品层面实现关键突破,为国内算力基础设施自主可控提供核心支撑。招股书显示,公司核心团队汇聚了具备全球顶尖GPU技术及量产经验的专业人才,深度掌握GPU IP设计、高速互连、软件生态等核心技术,其自主研发的MetaXLink高速互连技术,可实现2-64卡多种互连拓扑,在智算集群线性度和稳定性上表现突出,解决了大规模算力集群构建的关键难题。

  在产品落地方面,沐曦已形成清晰的商业化路径。2023年4月,智算推理GPU芯片曦思N100系列量产;2024年2月,训推一体GPU芯片曦云C500系列量产,两款产品快速切入市场,推动公司营业收入从2022年的42.64万元跃升至2024年的7.43亿元,三年复合增长率达4074.52%。从应用场景看,产品已覆盖教科研、金融、交通、能源等关键领域,在多个国家人工智能公共算力平台、商业化智算中心实现部署,例如在某省级智算中心项目中,曦云C500芯片集群成功支持128B MoE大模型完成全栈预训练,验证了国产GPU在高端算力场景的可用性。

  值得关注的是,沐曦在供应链自主可控方面提前布局。面对全球半导体产业链不确定性,公司积极推进国产供应链建设,基于国产供应链的新一代训推一体芯片曦云C600系列已完成流片并点亮,未来将进一步降低对境外供应链的依赖。招股书披露,公司已与国内晶圆代工厂、封装测试厂建立稳定合作,2024年通过战略备货保障原材料供应,有效规避了供应链风险,为持续交付产品奠定基础。这种“技术自主+供应链可控”的双重布局,不仅提升企业抗风险能力,更在完善国内半导体产业链中发挥示范作用。

  算力底座支撑数字经济转型

  GPU作为人工智能、数字经济的核心算力硬件,其国产化程度直接影响我国产业数字化转型进程。沐曦股份通过产品创新与生态建设,正在从“芯片供应商”向“算力生态构建者”转变,为千行百业的智能化升级提供支撑。招股书显示,公司围绕GPU芯片打造自主开放的MXMACA软件栈,高度兼容国际主流生态,支持PyTorch、TensorFlow等主流AI框架,大幅降低客户使用门槛。截至报告期末,公司已与整机服务器厂商、AI框架企业、行业解决方案提供商建立合作,形成“芯片-软件-应用”协同的产业生态,推动GPU技术在教科研、医疗健康、大文娱等多个领域落地。

  从行业贡献来看,沐曦的发展填补了国内高性能GPU领域的空白。招股书提到,2024年公司在中国AI芯片市场份额约1%,在国内处于领先地位,并且是国内少数实现千卡集群商业化应用的GPU厂商。随着“东数西算”战略推进,全国智算中心建设加速,2024年国内智算中心投资规模达1014亿元,未来对高性能GPU的需求将持续增长。沐曦凭借已建立的市场渠道与技术优势,计划进一步扩大市场份额,其“1+6+X”发展规划明确:以基础算力底座为核心,覆盖6大重点行业,拓展X个新兴应用场景,这一布局与国家推动“人工智能赋能千行百业”的导向高度契合,有望在未来算力基础设施建设中占据重要地位。

  从长远来看,沐曦的发展不仅具备商业价值,更承载着产业升级的战略意义。招股书显示,公司被认定为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参与多个国家级、省级重大科研课题,其技术研发与产品创新将带动国内GPU产业链上下游协同发展,推动EDA工具、高端存储器等配套环节的技术突破。沐曦通过GPU硬科技突破,正在为我国半导体产业向价值链高端攀升提供动力,也为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筑牢算力底座。

  在国家战略引导、科创板资本助力、产业需求驱动的多重利好下,沐曦股份已具备技术、产品、场景的多重优势。未来,随着募投项目落地,公司将进一步完善产品矩阵、提升研发实力,在实现自身跨越式发展的同时,为我国算力自主可控、半导体产业升级贡献更大力量,成为政策支持与市场选择双重驱动下的硬科技标杆企业。

编辑: 来源:和讯